1 / 7
文档名称:

组胚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胚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22/7/1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胚名词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组胚
子宫周期内膜的变化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答:①增生期:卵泡分泌雌激素,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不断分裂胞为锥形,导管由两层立方形细胞围成胞质弱嗜碱性,导管呈螺旋走行
功能
生成黑色素
润滑皮肤
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面扩大,牢固连接,有利于表皮从真皮中获得营养。
散热、调节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废物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名称
位置
细胞型态
细胞核
细胞层数
细胞连接
功能
基底层
附着于基膜上
矮柱状,嗜碱性
椭圆形
一层
桥粒和半桥粒
再生修复
棘层
基底细胞上方
多边形,体积较大,弱嗜碱性,表面有短小棘状突
圆形
4—10层
桥粒
旺盛的合成功能,合成角蛋白
颗粒层
棘层上方
扁平梭形,强嗜碱性
退化
3—5层
桥粒
分泌蛋白
透明层
(有时无)
颗粒层上方
扁平,界限不清强嗜酸性
消失
2—3层
紧密
折光
角质层
表层
扁平,完全角质化,嗜酸性
消失
多层
桥粒,浅表的消失
保护
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呈横向椭圆形,直径1—3mm,其中央有一浅凹,称中央凹,为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为视觉最敏锐的部分。
视杆细胞:细胞细长,核小,染色深,外突呈杆状,内突末端膨大呈小球状。膜盘与细胞表面胞膜分离而独立,膜盘不断更新,膜盘上的感光蛋白称视紫红质。当人体维生素A不足,缺乏视紫红质,导致弱光视力减弱,即夜盲症。
视锥细胞:外形叫视杆细胞粗壮,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膜盘大多与细胞膜不分离。感光物质称视蛋白,含有红敏色素、绿敏色素和蓝敏色素,缺乏时,可为红(或绿)色盲。
壶腹嵴:膜性壶腹底部粘膜局部增厚,形成横行的山嵴状隆起。上皮也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形成圆锥形胶质的壶腹冒。是位觉感受器,感受身体和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椭圆囊外侧壁和球囊前壁的粘膜局部增厚,呈斑块状,,合称位觉斑,均为位觉感受器,感受身体的直线变速运动和静止状态。表面平坦,上皮为高柱状,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分泌胶状糖蛋白,在表面形成胶质膜,称位砂膜。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学****好资料 欢迎下载
视盘(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成乳头状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出处。此处无感光细胞,为生理盲点。
螺旋器:是膜蜗管基底膜上呈螺旋状走行的膨降结构,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由柱细胞和指细胞。其中央由内外各一列柱细胞围成,两侧外侧由3—4列外指细胞,内侧由一列内指细胞。1列内毛细胞坐落于内指细胞上,3—4列外毛细胞坐落于外指细胞上。基底膜上含有大量的胶原细丝束,称听弦。是听觉感受器。
视网膜视部:①色素上皮层,单层立方上皮,基底面紧贴玻璃膜。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吞噬视杆细胞脱落的膜盘,储存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