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古代爱情诗歌大全
第一篇:古代爱情诗歌大全
爱情简单的理解为,因对某些事物的喜爱所产生的情愫。一起来看看古代爱情诗歌,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7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
⊙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8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例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例4: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例5: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例6: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
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二篇:关于爱情的古代诗歌
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牵动着人最柔弱的心。哪怕只是一句甜蜜的话语也能激起心中的涟漪。下面是关于爱情的古代诗歌的内容,欢迎阅读!
8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____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___佚名《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