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安全教育中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试验探讨平安宣教是否可以降低无人陪护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率。通过对无人陪护的老年患者进行多次随时的健康宣教使其精确熟识在医院内如何预防自己发生跌倒或损伤。方法将200例估单和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和预防记录单、住院患者平安告知书进行平安宣教(住院病情平稳仍存在危险因素住院天数≤10d宣教3次,病情平稳仍存在危险因素住院天数10d宣教4次),告知卧床期间立起床挡,患者家属留人陪床,住院相关规定和留意事项等,从入院到出院严格跟踪记录,遇到困难等作好记录并分析。,接受预防性的各种可能发生跌倒状况和所应实行措施的提问,随时进行平安宣教,增加无人陪护老年患者的平安意识和对预防跌倒有更深刻的了解。包括除一级内科护理以外,健康宣教时刻进行,患者卧床期间立起床挡,随时转病房观看患者状况,选择合适尺码的防滑鞋子,上厕所时须有陪人关心或留心观看,下床活动有人伴随等,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严格跟踪记录,遇到困难等要作好记录并分析[4]。,选项A、B、C、D选项分别设置为4分、3分、2分和1分,总分在80分及以上为平安宣教有效问卷。,,可信,经多名专家分析评定问卷有效,可以使用。,使用u检验,。
5
3结果
(),见表1。()。
4争辩
本试验结果显示,使病人自身把握对预防跌倒的措施有利于预防跌倒大事的发生,医护人员多次、随时进行平安宣教,接受假设性提问方式能够促进患者对预防跌倒学问的把握和理解,有利于无人陪护老年患者了解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老年患者可以针对这一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性练习,医护人员也可针对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能够更好地探究有效预防措施,削减跌倒损伤大事的发生[5]。,产出大,效益大的保健措施[6]由于预防跌倒平安宣教不是依据统一制式表格进行的,内容、时间、方式较随机,多数推断为宣教人主观感受,预料病人错误的活动方式可能会造成哪些跌倒的可能,较预防跌倒评估表更具有活动性和更大的可操纵性,如病人推断是体位性低血压时险些发生跌倒,病人叙述的感受只是感到双腿无力,并无头晕等症状,结合其年龄、病情及当时状况,重新推断病人并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缘由更趋向于体力不支,而预防跌倒评估表并不具有此项功能。因此,随时、多次的平安宣教有助于得到更客观的资料,是一项投资少、产出大、效益大的保健措施[6]。[7]人文关怀可以让我们理解为爱的传递,我们所接受的随时、多次的平安宣教可以为这种爱的传递搭线,可以让病人感受到院方及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与关怀。对每个病人的平安宣教1d时间总和可达到30min左右,依据病人及家属的状况不同及其心情不同有所差异,但通常不会少于25min。[8]任何一次跌倒、坠床大事的发生都会对当事人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我们进行多次、随时平安宣教可以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依据其心理状况赐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关怀其梳理由此带来的消极心情,可以慢慢抵消患者对跌倒大事发生带来的恐惊心理,鼓舞其乐观应对和预防跌倒的发生[8]。实时供应有关怀的信息,关怀其更有信念预防跌倒,而病人/家属此时往往能表现出更好的依从性。
5
5小结
6
在宣教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进行宣教的医护人员应首先主动开放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放快乐扉,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宣教对象,对方更情愿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得宣教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平安宣教对宣教者的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宣教者必需拥有较强的沟通力气、敏锐的观看力、怜悯心等,这样才能达到平安宣教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还有所选择的样本年龄段可能存在不妥,争论中发觉70-75岁年龄段人群多数还没有明显表现出身体机能的下降,对自身体质还相当自信,多次宣教无法转变其固有思维模式,使得问卷结果无明显意义。
参考文献
[1]BuchnerDM,HornbrookMC,KurnerNG,[J].JAmGeriatrSoc,2012,6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