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喧闹、喜庆气氛。
3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忱。
灯的数量多:从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出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2)、假如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5、师小结:
(1)、老师在这里也归纳了这些日子的风俗习惯,(播放课件12)。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特别喜爱他们的春节,于是就编了一首童谣,(播放课件12)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五、拓展延长,学习阅读链接。
1、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挤眼,到了正月十九,老北京的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起先了劳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在春天播放希望,秋天才有收获。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比较它们与课文的不同。
六、作业超市
1、小练笔:(出示课件13)
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2选择和春节有关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喧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起先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酷爱北京、。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喧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录像再现现在人过春节的情景,激发爱好。
1、喜爱过春节吗?谈谈自己的想法。
2、老北京的春节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意。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来。
2、检查生字读音状况:出示课件(1)放鞭炮检查。(2)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示大家的地方?解决重点难点。
3、解决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你在读文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提出来。
4、小结。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喧闹)快速读一读课文,看春节喧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依次说一说。板书:腊月正月十九
(二)学习过年这一节。
1、默读课文,找出喜爱的一个段,划出表现喧闹的句子,谈谈为什么说这些句子能表现出喧闹。
2、全班沟通。依据学生喜爱的段落沟通,喜爱同一个段落先沟通。沟通时留意抓住重点的词句说。
3、指导学生读出喧闹来。读完之后,师生评议。
(三)学习元宵节这一节。
1、默读这一节,过元宵节喧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小组合作探讨。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亮等特点。数量多可引导学生抓住到处、整条街、几百街上有灯,家中有灯等;种类多可引导学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纱灯、冰灯、长龙、走马灯、宫灯、纸灯等等。
3、合班沟通。出示录像看灯,让学生感受灯的世界灯的漂亮。
4、读出喜爱的心情。指名读。
5、合作读。
(四)感受咱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1、学生联系自己过春节的状况谈一谈。
2、沟通自己搜集的与春节有关的不同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幻灯片等都可以)老师小结。四、作业超市(自选一个)
1、写一写自己过春节时最有意思的情景。
2、搜集不同地方的人过春节的不同习俗,办一期手抄报。
语文公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篇3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