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宏观名词解释(第六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宏观名词解释(第六版).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7/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宏观名词解释(第六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宏观名词解释
第十二章(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宏观名词解释
第十二章(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4、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第十三章(12分)
5、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6、消费函数:表示消费支出和影响消费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
7、投资乘数: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投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
8、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9、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是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第十四章(18分)
10、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反方向变动关系称为投资函数。
11、托宾的“q”说:指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衡量企业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
12、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13、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4、谨慎动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15、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无论拥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16、凯恩斯区域: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17、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
18、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五章(20分)
19、总需求AD: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0、财富效应:
21、利率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即投资需求水平降低,从而收入减少。
2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23、古典总供给曲线AS: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2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