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设计与监管(1)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设计与监管(1)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21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设计与监管(1)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设计与监管(1) 的论文海外主要国家股票期权制度发展状况美国是世界上股票期权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早在 1950 年美国国会就正式对限制性股票期权进行了相关立法; 1964 年美国取消了限制性股票期权,取而代之的是附条件股票期权; 1976 年,附条件的股票期权在美国被终止,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产生新的替代工具; 1981 年美国国会引入了激励性股票期权,并将激励性股票期权与非法定股票期权进行严格地区分,实行不同的税收待遇,这种股票期权体系一直沿用至今。美洲其他国家中除加拿大的股票期权制度已经基本上发展成熟之外,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国的股票期权制度均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起步,目前还处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股票期权的会计、税收制度的变动性较大。总体上来看,加拿大、墨西哥等其他美洲国家的股票期权制度大致沿用美国的体系, 但由于各国税收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别,相应地美洲各国股票期权税收制度的差别也较为明显。欧洲各国中,英国、法国、荷兰、瑞士、爱尔兰的股票期权制度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些国家相继在《公司法》或其他专门的法规中对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进行相应的立法,股票期权的各类制度较为健全。相比之下,德国、意大利的股票期权制度起步较晚,显示出激励机制远滞后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面。亚洲股票期权制度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与地区有日本、印度、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其中香港地区采用的是认股权制度,与美国式的股票期权制度相比有一定的差别,但仍属于广义范围的股票期权制度。. 澳洲各国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股票期权制度尚处于发展之中,且相互之间差别明显,其中,澳大利亚对股票期权的计税办法比较复杂,而新西兰则沿用美国的股票期权制度体系。我国目前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推出标准的获得官方认可的股票期权计划,急需在激励制度上进行创新。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独立的薪酬委员会,外部董事比例明显较低,监事会受内部人控制严重,管理者容易为自己发放过多的廉价股票期权。 2 、证券市场非有效性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有效性较低,经常出现股价与业绩非对称的现象。在这种环境下实行股票期权计划有可能出现绩优公司的股票期权不能获利,或获利很小,而亏损公司的股票期权获利丰厚的不合理现象。 3 、员工业绩评定标准问题。我国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职工贡献考核体系,很容易分配股票期权时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从而使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下降。 4 、期权计划缺乏实施标准。我国目前对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主体资格、期权计划的有效期、股票期权的发放额度、行权价格、等待期、行权日、股票来源等重要问题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推行股票期权计划时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 5 、行权所需股票来源问题。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下,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试行的股票来源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回购股份作为股票来源时:根据我国《公司法》第 149 条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不能将回购股票作为股票期权计划中正常的股票来源渠道。( 2 )发行新股作为股票来源时:首先,行权期间每月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并进行股本变更;其次,上市公司股本的每次变化需要及时公告,增加了不必要的程序。( 3 )赠予红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