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5篇.docx

上传人:haha 2022/7/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5篇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诗的生命景观。作家们最爱用的方法,莫过于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了。
白居易的诗中,总是包含了浓浓的感情,像是一块醇正的巧克力,放在嘴里,就能体会到丝丝幸福的味道。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与整日苦于应付差事的人相比,有不一样的“颜色”,同样是燕子在筑巢,但是诗人的笔下总会有一种生命温情。保持一颗热爱生活、追寻美丽的心灵,生活也将回赠给你格外的精彩。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3
白居易《卖炭翁》的意思及赏析
卖炭翁1(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2烧炭南山3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4?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 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5冰辙6。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伐薪:砍柴。
3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4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用。
5辗:同“碾”,轧的意思。
6辙(zhé):车轮印。
有一个卖炭的老翁,常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的脸上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满脸灰尘;他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指像木炭一样粗糙、黝黑。卖了炭得到的那点钱用来做什么呢?不过是为了身上穿的衣服和口中吃的饭食。可怜他穿的衣服破旧单薄,他却只担心炭价太低,盼望天气更加寒冷些。昨夜 ,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大雪。一大清早他就把木炭装满了牛车,辗着结冰的雪赶集。日头升的很高了,老牛已经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他便在集市外南门泥泞的路边歇息。
在这首《卖炭翁》里,老翁的生活始终处于一种困苦之中,开头便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或许老翁没有土地,但为了生存,只得上山伐薪。而“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使他“满面尘灰烟,两鬓苍苍”,而且可以想见,他劳动的地方有豺狼出没,这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谋生。老翁依旧怀着希望,他仅仅希望有吃有穿就行了,哪怕天气寒冷,衣服单薄,他还 是坚持卖炭,因为生活总得继续下去。
此诗在表现手法上,诗人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比如以“两鬓苍苍”突出老翁的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又以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那个荒芜、险恶的南山作陪衬,突出了老翁艰难的生活,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我们在作文写作中,注意陪衬和反衬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为表达对象服务。
白居易的诗歌多是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百姓疾苦的。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卖炭老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饥寒交迫却又乐观、坚强的老者形象。他虽然已经年老体衰,头发发白,但却勇于面对现实,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改变生活的困境。这就像我们在学****和生活中一样,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勇于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赏析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品赏析

又作"草"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