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学习成果展示
松原市前郭县三班
1
我的作品内容包括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2
目录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我的作品出色的地方
我的作品还需改进的地方
3
4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我的学习成果展示
松原市前郭县三班
1
我的作品内容包括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2
目录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我的作品出色的地方
我的作品还需改进的地方
3
4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它通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四句诗。展现文本的美,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课件、声音资源,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古诗,体会古诗意境,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情景导入
 2、解诗题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5、巩固识字,拓展
依据的理论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5
知识点
学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背古诗,理解古诗。
懂得识字方法,能读古诗,但不理解古诗。
多媒体
PPT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激发学生热爱
诗词的感情。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着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6
新
课
教
学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