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两种引流方式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两种引流方式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7/16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两种引流方式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种引流方式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引流方式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名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行传统胸腔穿刺。实验组40名,行中心静两种引流方式进行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引流方式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名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行传统胸腔穿刺。实验组40名,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闭式引流组较传统胸腔穿刺组常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P<)。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关键词】 两种引流方式;结核性胸腔积液;护理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高,占胸腔积液的半数以上,有报道称我国每年新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约十多万例【1】。传统胸腔穿刺疗法常遇到费用高,胸膜粘连、液包裹等并发症有时需进行反复穿刺患者痛苦大等缺点。一次性中心静脉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时能有效避免上述缺点。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8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传统胸腔穿刺术进行治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80名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行传统胸腔穿刺术。实验组40名,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胸腔穿刺术:使用一次性无菌胸腔穿刺方法,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反复穿刺,每次B超定位点抽液,隔天一次,每次抽取积液<1000ml。B超检验合格后停止抽液。实验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首先B超确定穿刺点,穿刺时患者可取坐位或半卧位,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穿刺成功后,顺导丝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后接三通延长管及负压引流袋。根据病人情况每次引流胸水1~2次,总量800~1000ml,最后经B超检查无胸水后拔管。
评价标准:随访1-2个月。胸腔积液消失的标准【2】:实验组以引流管以液体引流完毕,闭合管观察2天,B超提示不能抽液为胸腔积液消失的标准;对照组以最后一次抽液后2天,B超提示不能抽液为胸腔积液消失的标准。胸膜肥厚标准【3】:以最后一次引流或抽液后1个月壁层胸膜最厚处>5mm为标准。胸膜厚度等临床特征采用x线片、B超进行观察。
统计学方法 ,评分数据 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

2 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胸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的胸液消失时间。实验组的胸膜增厚度、包裹性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