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syhqk 2022/7/16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草虫的村落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展词语积累。
  教,和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和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非常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的。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展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观潮"的?
  颐和园 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
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