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7/1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张高锋 邱英明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47-02

痛风是由嘌岭代谢紊乱致尿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张高锋 邱英明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47-02

痛风是由嘌岭代谢紊乱致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发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且常累及肾脏。现就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型治疗

对于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方氏对湿热蕴结型治以活血散结、清热解毒,方用四妙散加减;瘀热阻滞型治以清热散瘀、通络止痛,方用枝藤汤加减(桑枝、忍冬藤、牛膝、生地、丹皮、白芍、乳香、没药等);痰湿阻滞型治以涤痰化浊、散瘀泄热,方用涤痰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共治疗112例。显效78例,有效28例。郭氏方氏均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论治。郭氏以化痰消肿通络止痛汤(金银花藤、黄柏、苡仁、苍术、泽泻、蔻仁、防己、白芷、牛膝等)为基础方,湿热蕴结型加蒲公英、连翘、石膏、知母,瘀热阻滞型加赤芍、丹参、当归、茜草、丹皮,痰浊阻滞型加威灵仙、附片、白术、茯苓、猪苓;肝肾阴虚型加制首乌、北沙参、桑椹、木瓜,共治疗60例,冶愈45例,好转15例。颜氏将本病辨为湿热蕴结、瘀血阻滞、肝肾亏虚3型:湿热蕴结型(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三妙丸加味;瘀血阻滞型(慢性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亏虚型治以祛风湿、补肝肾、活血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34例,%。李氏根据疼痛特点,结合舌症脉,将本病辨为血热湿盛及湿热血瘀2型:血热湿盛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方用白虎石膏汤加味;湿热血瘀型治以清热利湿通络、祛风化瘀散结。治以四妙散加味。张氏亦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型用加味二妙散,热盛加龙胆草、栀子、忍冬藤或合白虎桂枝汤;湿盛加薏苡仁、蚕砂、茵陈;肿痛甚者加毛冬青、八地金牛、水牛角;湿热伤阴加生地、玄参。寒湿型用乌头煎合薏苡仁汤或蠲痹汤;气血虚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脾肾虚弱水肿者合真武汤,关节痛甚、肿胀,舌暗,痛风结节溃破甚或僵硬畸形者,加三七、乳香、没药、白芥子、僵蚕、乌梢蛇。治疗12例,除1例无效外,关节肿胀硬疼痛均有改善。吕氏将本病辨为湿毒型、湿热型、湿瘀型,治疗以自拟秦蚕汤(秦皮、黄柏、苍术、牛膝、蚕砂、车前子、徐长卿、当归、连翘、桂枝等)为基础方,并局部外敷消瘀膏。湿毒型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湿热型加竹沥、半夏、夏枯草、贝母;湿瘀型加紫丹参、赤芍。治疗75例,治愈24例,有效49例,%。陈氏则分血热型、湿热型、肝郁乘脾型辨证,血热型用清热凉血消骨汤(地骨皮、丹皮、紫草、桃仁、夏枯草、鳖甲、熟地、金银花、乳香、没药、白茅根);湿热型用清热利湿消骨汤(青蒿、玄参、夏枯草、防已、车前子、黄连、丹皮、旱莲草、泽泻等);肝郁乘脾型用疏肝解郁消骨汤(柴胡、红花、龙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