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住儿 2022/7/1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
李春迎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
李春迎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迈入国际市场,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中信、中化、首钢、华润等。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跨国并购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跨国并购规模小、次数较少;二是跨国并购的目标地局限在美国、加拿大、印度以及香港;三是涉及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化工、航空等少数垄断行业;四是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局限于国家大型企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中信、中化、首钢、华润等。
第二,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
1997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高潮迭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初见端倪,与前一阶段相比,并购能力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民营、乡镇企业也参与进来。如2001年2月,万象并购美国UAI公司。二是并购规模数量增大增多。三是并购地区拓展到欧洲等其它地区。四是并购的行业逐渐延伸到电气、网络、医药等领域。
第三,较快发展阶段
2001年加入WTO,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猛增,尤其2002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如TCL并购施耐德,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讯,华立收购菲利浦的CDMA手机芯片,中海油收购印尼及澳洲油田,中石油收购印尼油田及气田,海尔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厂等。2003年至今并购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快扩大,如京东方收购韩国液晶显示器企业,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TCL收购阿尔卡特,联想收购IBMPC等。

二、跨国并购的涵义

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简称并购,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国际间企业产权变动和交易方式。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按照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兼并是企业变更和终止的方式之一,是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也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企业收购则强调买方企业向卖方企业的收购行为,将被收购方纳入到公司的体系中。兼并与收购可统称M&G。从法律形式上分析,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兼并的最终结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成为一个法人,而收购的最终结果不是改变法人的数量,而是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归属或经营管理归属。
跨国并购则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进行收买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一国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被并购企业,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