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医针药治疗失眠38例.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针药治疗失眠38例.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7/1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针药治疗失眠38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针药治疗失眠38例
吕 宏[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8例失眠患者采取外用针刺,内服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维生素、舒乐安定治疗。结果:%,
吕 宏[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8例失眠患者采取外用针刺,内服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谷维素、维生素、舒乐安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失眠;针药合用;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84-02

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属于祖国医学的“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治疗上西医常以镇静安定药对证治疗为主,但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强。笔者运用针药协同治疗失眠患者38例,颇有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共观察患者76例,均来自门诊。根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6个月,平均10个月。对照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最长2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分布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 h,并排除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镇肝养心安神汤联合针刺治疗。镇肝养心安神汤药物组成:香附10 g,珍珠母30 g,磁石(先煎)30 g,当归12 g,生地黄15 g,莲子心20 g,酸枣仁(炒)24 g,夜交藤18 g,茯神20 g,远志10 g,合欢皮15 g,甘草6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7 d为1个疗程。穴位:四神聪、安眠、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用30号毫针快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其中四神聪、安眠平补平泻,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用补法。 h,1次/d,
对照组 服用谷维素20 mg/次,维生素B 620 mg/次,3次/d;舒乐安定2 mg/(次?d), h服用。
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疗效标准
根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