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3.学习按事情开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才能训练点:
1.培养学生联络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纠正字音。
3.答复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四)质疑问题
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
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进展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终究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
第二课时
(一)交待本节课学习目的
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考虑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老师巡视,理解学生学习动态。)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
(老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答复,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大险"。老师板书:抢时间、攻无险。)(精品文档请下载)
(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
①学生先结合第1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
(重点抓两方面:一、泸定桥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假设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结合第2.3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老师结合学生答复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交流“我军终究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
(l)结合第4、5自然段,谈谈我军终究是怎么“抢时间”的。
(主要概括出: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2)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
(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抑制困难,擅长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
(4)结合第6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词。)(精品文档请下载)
(5)结合第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
(可先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络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
(6)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理清课文条理,进展小练笔
1.回忆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师小结:按事情开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3.练习按事情开展顺序写一件小事。
(四)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最易写清的字,练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审读题目促思维
在学生预习课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