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docx

上传人:daoqqzhuanyongyou2 2022/7/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肝纤维化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10)中 可作为一种病名(),但主要是一种组织病肝包膜厚度、肝实质、肝内血管和胆管、脾脏和脾静 脉以及胆囊等指标的改变,对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病变的活动度可提供有价值的 参考资料。现有资料表明,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脾脏厚 度、脾静脉宽度及肝右叶最大斜径等参数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4]。CT和(或)MRI检查,其肝左叶和脾脏的大小以及肝表面形态、门静脉侧 支血管等的影像学改变,有助肝纤维化程度和进展的观察[9] (11-3)。
有助于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主要有:①ECM 代谢成分,包括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III型前胶原肽或其代谢片段
(包括P-III-P或PCIII)、W型胶原或其代谢片段(包括W-C、W-7S、W-NC1) 及层黏蛋白(laminin,LN);②ECM代谢相关酶及其抑制物,如基质金属蛋白 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等;③纤维化 形成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1等。上述指标的综合应用对判定有无肝纤 维化及区分肝纤维化与肝硬化有指导意义,但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仍然缺乏特异性 与敏感性,对纤维化具体分期无直接指导意义,宜联合检测与动态观察[4]。
[10-12] 包括血清AST水平与AST/ ALT
比值,GG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人匚?)水平,总胆红素(TBil) 含量,AST/血小板比值(AST to plateletratio index,APRI), 2-巨球蛋白与 Y- 球蛋白含量等。其中以AST/ALT比值、GGT、APRI等数值升高意义尤为重要。 相关危险因素有患者病程较长与年龄较大,长期大量饮酒、BMI增加、胰岛素 抵抗与肝脂肪变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与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血吸虫感染等。
近年来,以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为基础,综合临床相关资料建立非创诊断模 型已有较多的探索和报道[10-12],我国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 断模型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13-15],可参照进行验证性应用以积累更多的临床 证据。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感染、 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胆汁淤积与自身免疫 性肝病等病史。病原学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相 关标准[16-20]。
,可无症状。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疲倦 乏力、肝区不适或胀或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舌质暗红或暗淡、脉弦细等。 (HA, P-III-P或PCIILW-C、W-7S或 W-NC1, LN),以及AST/ALT比值、GGT、APRI等异常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