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docx

上传人:Alphago 2022/7/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一、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内文化环境
学校的建筑、道路、桥梁、植物、湖泊,无一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古朴元素、闽越文化深邃的历史、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学校坐落于福州高校城旗山校区北端“龙头”位置,校2
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一、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内文化环境
学校的建筑、道路、桥梁、植物、湖泊,无一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古朴元素、闽越文化深邃的历史、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学校坐落于福州高校城旗山校区北端“龙头”位置,校内景观湖宋慈湖引自溪源江,最终注入闽江,山水环绕,小桥流水,连续了福州天生的亲水性和“五山二水”的城市空间格局;校内建筑以赭红色为主色调,着色浓郁、刻画细腻,与福建传统建筑风格一脉相承;校内景观树以榕树、羊蹄甲、芒果树、杜鹃、蓝花楹等乡土树种为主,呈现出深厚的福州地方特色。突出“传承文脉、交融情景”的设计理念,把传统中医药文化融汇于现代校内环境建设中,力争表征和体现中医药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一园一馆扬中医,二亭三桥重医风,四时阴阳纳春秋,十二景点人文美”。“一园一馆扬中医”。“一园一馆”是指时珍园和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时珍园占地面积100余亩,培育种植了药用植物600余种,园区由闽台地道及主产药材区、主体中药学区、种质资源爱惜与繁育区、草药园区、文化长廊等五大功能区域组成,园内小桥流水,长廊曲折,亭台相望,匾额、楹联、方歌与刻石相映成趣,是师生开展药用植物争论和教学实践场所,也成为学校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包括医史馆、中药标本馆、校史馆及闽台中医药文化馆等,全方位呈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人物、掌故、事迹、资料、文献、图片、模型及独具福建、台湾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二亭三桥重医风”。“二亭”是指仁心亭和大医亭。仁心亭俏立于时珍园中,旁石铭刻《仁心亭赞》(由著名书法家陈奋武书写),时刻提示往来于此的师生要学****历代大医的“仁心”,行“仁术”。大医亭修建于思邈岭上,造型为仿唐宋单檐八角攒尖木结构,亭顶装饰接受葫芦宝顶,融入悬壶济世的道教医学内涵,并撰写、篆刻了《大医亭记》石碑,立于亭之一侧。“三桥”是指以福建古代名医命名的横跨在宋慈湖上的三座桥,即保生桥、苏颂桥和士瀛桥。桥以古代中医大家命名,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贤智者,更是为了启迪后世中医学子秉承先哲们的“大医”风范,弘扬岐黄仁术。“四时阴阳纳春秋”。学校环境讲究“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形成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四时景色。时令广场是最能代表阴阳四时的校内景观,其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呈上圆下方结构,寓意“天圆地方”;“上圆”区域铺设了三百六十五块红砖,代表一年;“下方”区域分为四块,代表一年四季,设有二十四个药草种植区,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并建有一个日晷,代表一天十二时辰。“十二景点人文美”。依据校内景观的“经络”布局和中医文化创意构思,共设置了“杏林大道”“董奉广场”“河图洛书”“桃花心木”“棋盘广场”“中医药文化宣扬长廊”“名师苑”“银杏路”“八角亭”“陈修园像”“24式太极拳雕塑”“孔子像”等12处隐蔽丰富人文内涵,既具有传统诗情画意,又不乏现代生活情趣,意境深远而又各具特色的校内人文景点。
2
二、奋勉向上的中医药特色校内精神环境
校内精神环境是育人环境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