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15五语1单元学案(邵晚霞).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五语1单元学案(邵晚霞).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6/2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五语1单元学案(邵晚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学案- 1- 第一单元龙课题: 龙的传人课型: 新授主备人: 李文斌[ 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及象征,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学****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课前尝试],用“√”标出。数不胜数( shǔshù)崇拜( chónɡcónɡ)金龙献瑞( duānruì) 出类拔萃( cuìsuì)生肖( xiāoxiào)天下旱涝( láolào) 。 zhǐyìhànlàochónɡjìnɡ()()() huānténɡwànzhànɡshēnyuān ()() ,填空。“旨”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旨”在字典里共有两种解释: ①意义;用意;目的。②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在“旨意”一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萃”字的音序是(),部首是()。“萃”在字典里共有三种解释: ①聚集。②聚在一起的人和物。③姓。在“出类拔萃”一词中应取第()种解释。 。()不( )数出类( )()()()万千()飞( )舞()风( )雨()江( )海龙( )虎( )金龙( )() ()()呈祥[ 课堂探究]1 、龙为什么倍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敬?(提示:抓住课文重点句段,结合教材助读加以理解。) - 2- 龙的象征: 2、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归纳总结: 3、你发现课文首尾有什么特点? [ 课后检测]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龙是一种( )的动物。 2、文章开头以“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点题引入,结尾又以()扣题呼应。这是采用了() 的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 )。二、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比较 C打比方 1 、西方也有龙的传说,但西方的龙不同与中国的龙,西方的龙往往是恶的化身,专干害人的事情。中国的龙则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2、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上。挖掘出了大量玉龙、蚌龙, 它们有的似猪,有的类蛇,还有的像鹿或马。() 三、、歇后语连一连 A海龙王打哈欠虾兵蟹将紧随 B龙王爷过江死得其所 C龙王爷作法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D龙王爷出海好大的口气 E龙王爷发怒呼风唤雨 F老龙王投江风大雨大 F大水冲了龙王庙张牙舞爪[ 作业设计]一、造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学案- 3- 至高无上: 龙飞凤舞: 二、抄一抄: 金龙献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翻江倒海三、填一填,想一想,集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宋代画家董羽认为,这样的龙“角似,头似,嘴似, 眼似,耳似,鳞似,须似,腹似,足似。”它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之中。四、问答题:读读《龙的传人》开头和结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课题: 大人们这样说课型: 新授主备人: 李文斌[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3、仿写一节诗歌。[ 课前尝试]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崇山峻岭: 震惊: 气魄: 显露: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意词和反意词- 4- 近义词:显露——()气魄——() 见证——()消失——() 反义词: 显露——()消失——()迎接——()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写下来。[ 课堂探究](1)诗歌中都有谁向“我”讲述了“龙”的含义?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在书上找出答案勾画出来,并且作批注。爷 爷怎样说的: 奶 奶怎样说的: 爸 爸怎样说的: 妈 妈怎样说的: 老 师怎样说的:(3 )细读第五小节,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的事物做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把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学案- 5- 作把比作把比作从 中我体会到(4)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课后检测]1、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结合身边的实例,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 3、作为“龙”的子孙我的感想是: [ 作业设计]1、摘抄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 2、试着仿写一节诗歌,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 6- 3、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背诵诗歌课题: 叶公好龙课型: 新授主备人: 李文斌[ 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