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论初探 (2).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论初探 (2).doc

上传人:薛定谔的猫 2022/7/1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方法论初探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方程的应用问题的教学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小学高年级学段和初中学段,在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整个初中段方程及其应用题的教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方程的应用问题的教学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小学高年级学段和初中学段,在学生的数学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整个初中段方程及其应用题的教学学时为41学时,%),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又是所有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最基础的起始部分,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成功,对后续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初中一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却相对仍然较弱,因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除了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及时地给学生以解题方法论的指导,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考虑和认真探索的问题。
显然,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由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基本可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直列法。即由题中的“和”、“少”、“倍”等表示数量关系的字眼,直接列出相关的方程。
例1 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分析:显然,人员调动完成后,甲处人数=2×乙处人数。
解:设调x人到甲处,则调(20-x)人到乙处,由题意得:
27+x=2(19+20-x),
解之得x=17
∴20-x=20-17=3(人)
答:应调往甲处17人,乙处3人。
二、公式法。学生熟识的公式诸如“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等都是解答相关方程应用题的工具。
例2 商品进价1800元,原价2250元,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此商品最低可打几折出售?
分析:根据利润率公式,列出方程即可。
解:设最低可打x折。据题意有:
5%=(2250x-1800)/1800,
解之得x=
答:。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学****必备 欢迎下载
三、总分法。即根据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来列出方程,用此法要注意分量不可有所遗漏。
例3 “过路的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请计算下列题目,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寒暑。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去七分之一的年程,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终,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大,才和死神见面?”
分析:本题即是著名的丢番图的“墓志铭”,题中巧妙地把丢番图的总年龄划分为了几个部分,解题时只需运用其总年龄=各部分年龄的和即可得出解答。
解:设丢番图活了x年。据题意可得:
x=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