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转氨酶异常的分析
第一页,共37页。
血清转氨酶的来源
第二页,共37页。
转氨酶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但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临床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为丙氨转氨酶异常的分析
第一页,共37页。
血清转氨酶的来源
第二页,共37页。
转氨酶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但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临床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ALT)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第三页,共37页。
转氨酶的特性和分布
ALT存在于细胞浆,肝细胞含量最多,肾、心、肌肉次之。
AST 60%位于线粒体,其余在胞浆,主要见于心肌、肝、骨骼肌、肾、肺、脑、胰腺、血细胞。
第四页,共37页。
ALT参与三羧酸循环,了解它对于理解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页,共37页。
三羧酸循环的工厂—线粒体
第六页,共37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基地,是发电厂。ALT就是这个工厂的“工人”。
第七页,共37页。
转氨酶血症的评价
-5000倍。1%的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1倍。
,故其反映肝损伤较AST更特异。
,就反映肝细胞损伤而言,ALT敏感性更高。
第八页,共37页。
影响转氨酶活性的因素
:按BMI将1028名健康成人分为4组(<20, <25, <30,>30),各组ALT均值分别为19、28、41、54
第九页,共37页。
、过度疲劳、肌肉剧烈活动等可使酶活性增高。
,而常饮咖啡和五味子制剂则降低血清ALT活性
、应用红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DKA者血清AST活力偏高;氮质血症者AST偏低。
第十页,共37页。
常见问题
第十一页,共37页。
一 、转氨酶升高一定是肝病吗?
第十二页,共37页。
某患儿,男性,5岁,几年内反复查转氨酶异常,一般都在500-700左右。
曾在全国多家著名医院就诊,多位著名教授均看过,诊断不明。
2009年前往某教学医院就诊。
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良好。
血常规正常,肝脾都不大
第十三页,共37页。
检查结果
ALT 520 AST 610
AST/ALT=
查铜蓝蛋白、病毒全套、
肝铜、肝铁都正常。
肝活检病理也正常
CK 32835 CK-MB:931
诊断????
第十四页,共37页。
经儿科、风湿科、神经内科会诊予肌电图、肌肉活检后诊断为: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第十五页,共37页。
AST/ALT的比值
第十六页,共37页。
。
,仅从肝细胞浆中释出可溶性酶,如果肝细胞损害严重乃至坏死时,则线粒体中酶也释放入血。
,有助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肝病的类型。
,但常有例外,故参考价值有限。注意:测定方法必须恒定和标准化,且需同时检测。
第十七页,共37页。
AST/ALT的临床意义
,AST/,至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如AST、ALT复常,而比值仍<1,说明病变尚未复原。急性肝炎AST/ALT比值>,说明肝细胞坏死严重。
,两者比值的增高提示已并发肝硬化,合并肝癌者比值则更高,多>3。
>1,>2者预后差,近期死亡率较高。
>4,高度提示暴发性Wilson肝炎。
第十八页,共37页。
AST/ALT与肝病的原因
AST/ALT比值>1 肝硬化、ALD、Wilson病、肝癌
AST/ALT比值<1 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
各种肌病、急性心梗等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AST/ALT 比值>1,且ALT多无明显改变
第十九页,共37页。
二、转氨酶高病情就重吗?
第二十页,共37页。
2. 某男性患者,28岁,门诊查ALT 18000 U/L
1. 某男性患者,42岁
第二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