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进入秋季,就进入了吃螃蟹的好季节。农历九
月雌蟹最肥美,农历十月雄蟹最肥美。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立
秋之痛、止泻。
2、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
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 100 克蟹肉中含胆固醇 235 毫克,每 100 克蟹黄中含
胆固醇 460 毫克,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胆
固醇过高的食物,会引致胆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因而应少吃或不吃螃
蟹,尤其是蟹黄。
3、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忌吃螃蟹
此类人吃了螃蟹后,特异蟹蛋白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肌体而发生过敏
反应,产生大量组织胺等,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出现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
疮毒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使病情恶化。
4、患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伤风感冒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
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5、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肝炎病人由于胃粘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致使食物易滞留肠道中,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
恶心、呕吐,甚至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加剧病情。
6、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
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老化”,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
尝为主,不宜多食。吃时可蘸姜末醋汁,以去其寒气。此外,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
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7、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不宜螃蟹
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吃蟹易使
病情复发或转重。
秋分吃螃蟹好不好
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且多半以优质蛋白为主,而其中还含有氨基
酸,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的功效。
解毒功效
精氨酸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解毒工作,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
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预防肿瘤
螃蟹中还含有大量的硒,每 100 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 微克。含硒
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起到预防肿瘤、抗癌的功效。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A 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
物,维生素 B2 是肉类的 5—6 倍,比鱼类高出 6—10 倍,比蛋类高出 2—3 倍。
维生素 B1 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 6—10 倍。每 100 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
质 克,脂肪 克,磷 182 毫克,钙 126 毫克,铁 毫克。螃蟹壳除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