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写景的古诗词《望洞庭》阅读.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景的古诗词《望洞庭》阅读.docx

上传人:游园会 2022/7/17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景的古诗词《望洞庭》阅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写景的古诗词《望洞庭》阅读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译文


写景的古诗词《望洞庭》阅读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安静无风,如同铁磨铜镜。
眺望漂亮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解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相互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模糊不清,犹如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安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微波不兴,安静秀美,格外怡人。诗人疾驰想像,以清爽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安静、祥和的模糊美,勾画出一幅漂亮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如同青螺”,是眺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奇妙、别致;远景迷潆、秀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如同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致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安静、和谐的境地。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好像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其次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漫蒙的湖面犹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非常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静温顺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模糊美。由于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宽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