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2,练习九第3—-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较纯熟地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考虑,增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2,练习九第3—-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较纯熟地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考虑,增强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生有序考虑的习惯。
3.在探究问题中,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灵敏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
老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学生答复,老师板书体积公式:V=Sh
老师:谁能说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抽学生简要表达圆锥的推导过程。
老师: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让学生弄清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老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m,高1。8 m,这个煤堆近似一个圆锥体。,需要多少辆车?(1 m3煤重1。4吨)(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理解题意。用投影仪出示问题.
(1)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要求这堆煤的质量,必须先求什么?
(3)要求煤的体积应该怎么办?
(4)这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小结
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假设只知道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要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学会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稳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第42页第3题
观察图形,独立解答。抽二生上台板算。
让学生理解此题应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才能求出容器的体积.
学生独立解答,抽生反响说出考虑过程.
通过这一题的练习,体会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
3.解答练习九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展示考虑过程,先算什么,。
4.开展练习
有一个底面周长是31。4 dm,高9 dm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了黄豆,如今要把这些黄豆放入另一个高9 dm的圆柱形容器里,刚好装满。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有多大?(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弄清条件和问题,根据条件寻找中间问题。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弄清解决这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豆的体积不变,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这是解答此题的打破口。
四、评价反思
老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