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
周文锦 摘要:财务管理精细化已经逐渐被国内企业所接受。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反映、核算阶段,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发挥事业单位资金效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
周文锦 摘要:财务管理精细化已经逐渐被国内企业所接受。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反映、核算阶段,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发挥事业单位资金效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的建议,以期对经济转型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精细化
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停留在反映、核算阶段,单位运营的流程与财务管理脱节,预测和监督职能弱化。同时,由于制度问题,事业单位相当部分资金和资源的运作游离于市场化之外,而并未与单位运营流程精密结合的财务管理又使得这种非市场化的低效性在资金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被放大。造成了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随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逐渐引入我国,财务管理精细化已经在企业中被逐渐重视,而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仍然有待加强。
一、事业单位实行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
(一)预算精细化的要求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经过十余年的演进,从形式上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细化预算编制和执行。
事业单位作为基层单位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然而预算管理精细化的推进并不是仅仅依靠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就能够实现的。事业单位目前财务管理停留在反映、核算阶段,运营的流程与财务管理脱节,预测和监督职能弱化,大量基础数据缺失。想要编准、编精预算成了一句空话。这种尴尬的局面直接阻碍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推进。因此推进预算精细化必须以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为首要前提。
(二)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
由于旧的部门预算制度的观念任然根深蒂固,公共服务成本脱离实际,部门预算编制只能是按岗核定,而非按照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来核定,使得资金使用的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上述资金使用的低效主要是由于制度性的缺陷所造成的。在目前改革成本较高,无法在短期内一步调整到位的情况下,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的办法之一就是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从单位内部来提高资金的效率。
(三)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
随着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针对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也逐渐规范。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完成考核目标,提升管理水平已经逐渐为管理层所重视。
当前事业单位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流程不规范、部门职责模糊、部门目标缺乏量化考核。对于流程、职责的改革,可以以制度的形式制订、完善。但是如何使职责落实、部门运行顺畅,就有赖于对部门目标的考核。而部门目标的量化考核则必须依赖于以财务精细化管理为前提积累起来的大量的基础管理数据。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推行在企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