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2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区域活力的源泉。衡量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既要看它拥有的物质力量,即“硬实力”,还要看它拥有的精神文化力量及对外界的影响力,即“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软实力”更具根本性和决定性。文化是构成“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提升路桥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笔者籍此思考的问题。
一、我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独具特色的十里长街风情、自然风光和繁荣发达的商贸市场,共同构成路桥文化的灿烂画卷。自宋朝以来的千百年,路桥一直是浙东南重要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商贸繁华,有着“百路千桥万家市”的美誉。改革开放特别是路桥建区以来的十年,虽只是历史长河的弹指光阴,但路桥却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创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业绩。路桥文化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区已发掘各类历史遗迹70余处,其中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路桥十里长街、新桥五凤楼,区重点历史文化保护点桐屿青瓷窑址、岩画、白石关遗址等尤具代表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不断加快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目前已拥有国际会展中心、文体中心、世纪广场等一批省内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0个,基层文化俱乐部179家,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83%,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各类文体设施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3、日益壮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我区现有各类业余文体队伍610支,文体业余队员6000多人,这支队伍已成为我区推进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类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4、稳步推进的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区以创建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加快基层文化建设,丰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城区,至今有6个镇(街道)被评为省“东海明珠”乡镇、4个镇(街道)被评为市“文化明星”乡镇。
5、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区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登记在册的文化经营单位已有660多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其中印刷企业327家、音像制品单位52家、文化娱乐场所12 家、棋牌70家、书店43家、卡拉ok厅42家、网吧70家,初步形成了以印刷、音像、图书、娱乐、互联网服务为主的多层次、多门类文化产业体系。
二、我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建设资金的缺少是制约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建区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有较大的增长,但文化事业经费仍然“捉襟见肘”,难以兼顾文化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2、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没有形成规模。图书馆、游泳馆、体育训练中心等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基层文化体育设施视。开发商注重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使小区配套文化设施有的停留在规划中,实际未建设,文化设施用地改作他用;有的预留了空地,但始终没有建设应配套的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与群众的文化需求都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我区文化队伍缺乏专业院校毕业的文化人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队伍整体基础薄弱。近年来新建设的居民小区,应配套的文化设施未予以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镇(街道)普遍存在文化员不专职专用、身兼数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