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民法总则 第一编.ppt

格式:ppt   大小:576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法总则 第一编.ppt

上传人:apanghuang41 2017/6/23 文件大小:5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法总则 第一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法总论
邱业伟教授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社会平等成员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民法这一概念作以下说明: (一)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 (二)这种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仅仅限于平等主体之间。 注意:《民法通则》: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二、民法的词源
古罗马(市民法) 欧洲日本中国
三、民法的特征
(一)民法是身份平等的阶层的法律。
(二)民法为属地法。
(三)民法是实证法法律部门。
(四)民法为私法。
(五)民事责任的同质救济性。
第二节民法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民法与私法的关系
在民法与私法的关系上,如果从“民商合一”的角度看,
私法就是民法;但如果从“民商分立”的角度看,私法包括
民法与商法。从我国目前的立法与主流学理上看, 是实行
“民商合一”的体例,但在教学与理论上,仍然实行“民商
分立”的教学与科研制度。
二、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一)民商合一。
(二)民商分离。
第三节民法的法律渊源
一、民法的法律渊源概念
学者在关于什么是法律渊源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主要
观点有:
(一)存在形式论。
(二)法律成立原因论。
(三)混合论。
注意:
教材使用的“民法的法律渊源”一词指的是具有规范效力的民法的
实际存在形式。
二、民法的具体法律渊源
(一)制定法。
(二****惯法。
(三)判例。英美法系国家奉行这一原则的主要理由有:
1、该原则将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引入了私人活动
及商业活动的计划之中。
2、该原则为律师进行法律推理和法律咨询提供了某种
既定根据。
3、该原则有助于对法官的专断起到约束作用。即通过
迫使法官遵守已确立的判例,减少了他作出带有偏袒和偏见
色彩的判决的诱惑。
4、该原则还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它使法院在一个法律
问题每次重新提出时就重新考察该问题的做法变得不必要。
(四)法理
关于法理的概念,学者之间多有争论。教材认为,法理
应当是法律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原则。
注意:法理与学理(或学说)的区分
学理是学者关于成文法的解释****惯法的认知、法理的探求等所表示
的见解。学理千差万别,各有所衷,具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法理应
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三、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
(一)宪法
在我国,宪法能否作为民法的渊源,有些争议。
(二)民法基本法—《民法通则》
(三)民法单行法(民法特别法)
(四)全国性行政法规
(五)有权解释
根据我国《宪法》第6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有权解释法律,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
法律的解释为有权解释,具有法律渊源的效力。
(六)地方性民事法规
(七)法理
(八)国家政策
第四节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分类和说明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纳入民法调整
范围的社会关系,也即说,是人与人之间因民法调整而形成
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主要为私法关系,以此区别于行政和
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
(3)民事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
3、分类
(1)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
(3)单一关系和复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