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压电器培训
轴
触头系统的结构
(a) 点接触式; (b) 面接触式; (c) 指式
3. 灭弧系统
(1)电弧产生的条件: ~1 A, 分断后加线圈的额定电压等。 。
图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
(a) 线圈; (b) 常开触点; (c) 常闭触点
4. 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排除
(1) 触头过热。 产生此故障的原因是:
① 触头压力不足。
② 触头接触不良。
③ 电弧将触头表面烧坏。
以上三种原因会使触头接触电阻增加, 使触头过热。
(2) 触头磨损。 接触器磨损分为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两种。
① 电气磨损属于正常磨损, 是因电弧高温使触头金属气化蒸发而造成的。
② 机械磨损是由触头闭合时的撞击和触头表面的相对滑动摩擦造成的。
(3) 触头不复位。 产生这种 故障的原因是:
① 触头熔焊(电弧的高温将动、 静触头焊在一起而不能分断的现象称为熔焊)。
② 反作用弹簧弹力不够。
③ 机械运动部件被卡住。
④ 铁心端面有油污。
⑤ 铁心剩磁太大。
(4) 衔铁振动噪声。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① 短路环损坏。
② 动、 静铁心由于衔铁歪斜或端面有污垢而造成接触不良。
③ 活动部件卡阻而使衔铁不能完全吸合。
(5) 线圈过热或烧毁。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① 线圈匝间短路。
② 动、 静铁心端面变形或有污垢, 闭合后有间隙。
③ 操作过于频繁。
④ 外加电压高于线圈额定电压, 电流过大, 产生热效应, 严重时会烧毁线圈。
继电器
1. 继电器的结构、 作用
1) 继电器的结构
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 也是由电磁机构和触点系统组成的, 但继电器没有主触点, 其触点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 而均接于控制电路, 且电流一般小于5 A, 故不必设灭弧装置。
2) 继电器的作用
继电器主要用于进行电路的逻辑控制, 它根据输入量(如电压或电流), 利用电磁原理,通过电磁机构使衔铁产生吸合动作, 从而带动触点动作, 实现触点状态的改变, 使电路完成接通或分断控制。
2. 常用继电器
继电器应用广泛, 种类繁多, 下面仅介绍常用的几种。
1) 热继电器
(1) 热继电器的作用。
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 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在长时间连续运行过程中过载及断相起保护作用的电器。
(2) 热继电器的结构组成。
热继电器由双金属片、 热元件、 动作机构、 触头系统、 整定调整装置和手动复位装置组成, 如图 所示。
(3)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 所示, 电动机工作运行时, 电动机绕组电流流过与之串接的热元件。
热继电器结构图
图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4) 热继电器的型号、 图形及文字符号。
目前我国生产并广泛使用的热继电器主要有JR16、 JR20 系列; 引进产品有施耐德公司的LR2D系列, 其特点是具有过载与缺相保护、 测试按钮、 停止按钮, 还具有脱扣状态显示功能以及在湿热的环境中使用的强适应性。
以JR20 系列为例, 其型号含义如下:
图 热继电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a) 热元件; (b) 常闭触点
(5) 热继电器的主要参数及选用。
① 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 指热元件在正常持续工作中不引起热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流值。
② 热继电器额定电流: 指热继电器中可以安装的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③ 热元件的额定电流: 指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2)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按时间原则进行控制的继电器。 它利用电磁原理, 配合机械动作机构能实现在得到信号输入(线圈通电或断电)后的预定时间内的信号的延时输出(触点的闭合或断开)。 时间继电器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电磁式、 空气阻尼式、 电动式和晶体管式等。 下面以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为例进行讲述。
(1) 通电延时型: 线圈通电, 延时一定时间后延时触点才闭合或断开; 线圈断电, 触点瞬时复位。
(2) 断电延时型: 线圈通电, 延时触点瞬时闭合或断开; 线圈断电, 延时一定时间后延时触点才复位。
JS7-A系列时间继电器由电磁机构、 工作触头、 气室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