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可遇不可求名师教你诊脉.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可遇不可求名师教你诊脉.docx

上传人:zhuwo11 2022/7/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可遇不可求名师教你诊脉.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脉诊歌诀概括如下:首分浮沉,二辨虚实;三去长短,四算疾迟;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1、首分浮沉
什么是“首分浮沉”?现解释如下:
、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表往深层逐渐探查的,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2、 中医切脉的特点
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置、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3、 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这说明脉象是疾病 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 与正气的关系),如:
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 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 邪气不退。
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 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 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 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 脉。
4、 三部九候的应用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一般情况下不用九候。
5、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
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 至,相当于72-80 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 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
“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 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
“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 和之象,皆属“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 弱欲无,皆是“无神”。
有根
“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 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6、脉象的生理变异
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