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商务谈判第章商务谈判的人员构成.ppt

格式:ppt   大小:628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务谈判第章商务谈判的人员构成.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8 文件大小:6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务谈判第章商务谈判的人员构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商务谈判第章商务谈判的人员构成
第1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五单元:商务谈判的人员
第2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五单元:商务谈判的人员
一、根本因素——人
谈判者不是一方抽象的戴有两个指环、一个钻戒、穿着大黄衬衫、红色大花真丝裙。G市金属硅厂销售科的马经理和业务员小李接待了柯经理。马经理穿着布质夹克衫、劳动布的裤子,皮鞋不仅显旧,还蒙着车间的硅灰。他的胡茬发黑,使脸色更显苍老。
第16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柯经理与马经理在会议室见面时,互相握手致意,马经理伸出大手握着柯经理白净的小手,马上就收回了,并抬手检查手上情况。原来柯女士右手的戒指、指环扎了马经理的手。看着马经理收回的手,柯经理眼中掠过一丝冷淡。小李眼前一亮,觉得柯经理与马经理反差大王些。双方就供货量及价格进行了谈判,G厂想独占H厂的术炭供应,以加强与别的金属硅厂的竞争力,而H厂提出了最低保证量及预先付款作为滚动资金的要求。马经理对最低订量及预付款原则表示同意,但在“量”上与柯经理分歧很大。
第17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柯经理为了不空手而回,提出暂不讨论独家问题,那么预付款也可放一放,等于双方各退一步,先谈眼下的供货合同问题。马经理问业务员小李,小李没应声。原来他在观察研究柯经理的服饰和化妆,柯经理也等小李的回话,发现小李在观察自己不禁一阵脸红。但小李没提具体合同条件,只是将G工厂“一揽子交易条件“介绍了一遍。
第18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柯经理对此未做积极响应。于是小李提出,若谈判依单订货,可能要货比三家,愿先昕H厂的报价,依价下单口柯经理一看事情复杂化了,心中直着急,加上天热,额头汗珠汇集成流,顺着脸颊淌下来,汗水将粉底冲出了一条沟,使原本白嫩的脸变得花了。
见状,马经理说道:“柯经理别着急,若贵方价格能灵活,我方可以先试订一批货,也让您回去有个交待”。柯经理说:“为了长远合作,我们可以在这笔交易上让步,但还请贵方多考虑我厂的要求。”双方就第一笔订单做成了交易,并同意就“一揽子交易条件”存在的分歧继续研究,择期再谈。
第19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分析题:
1、柯经理与马经理在礼仪上做得如何?
2、他们在谈判中的追求是什么?
3、该例中谈判人的感情表现在何处?
第20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参考题解:
柯经理在服饰上想到了要体现重视该场谈判,但在技术上存在“艳”的问题。具体讲,装饰品太多,如耳环、项链、指环、戒指等;衣服颜色太扎眼,没有体现人的品位与魅力,反而招来对方的“观戏”。马经理在服装上不够得体,鞋脏,胡茬未刮;在举止上不够绅士,握手时被扎,不应马上抽手,让对方难堪。
第21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1](续)
参考题解:
柯经理的追求为企业,她是为本厂的生产发展,同时怕空手而回对自己不利。马经理为工作,完成该项交易即满足,致使在“一揽子交易条件”谈判中并不想深究。不行,则停,能与对手签一笔合同也很满足。
在上例谈判中,柯经理忧虑的感情流露充分,担心谈不下合同空手而归。
第22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2]
香港S公司欠沈阳T公司一笔贷款。在沈阳T公司多次催促下,S公司同意派人到广州与T公司代表讨论还款事宜。T公司派了一名部门副经理高先生去广州,S公司经理带了一个女秘书和一个女助手三人到广州。双方约定了会谈地点,一天谈判下来,只有态度,没有具体计划。T公司高副经理担心此次南下毫无结果,对S公司的态度很恼火。晚上S公司经理请高副经理吃晚饭,四人吃完饭后,S公司经理说他还有约会,请其助手与秘书继续与高先生谈。高先生正担心任务完不成,自然同意。次日,沈阳T公司接到广州公安部门来的电话,让去领人。
第23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2](续)
分析题:
1、T公司的高先生在催款谈判中的追求是什么?
2、如何评价高先生的行为?
3、如何评价S公司的谈判?
第24页,讲稿共41张,创作于星期日
[课堂案例2](续)
参考题解:
1、T公司的高先生在催款谈判中所持的追求应仅为工作,要回钱即完事。但在谈判过程中,该追求又有变化,搀杂进了个人之利。
2、高先生在赴广州之前,作为部门副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商业道德观,其谈判伦理中应有社会地位道德观。但经过与S公司交锋后,思想观念起了变化,私利影响了视野,在谈判过程伦理偏位,从实走向了虚,置集团利益于不顾,使谈判流产,自己还触犯了法律。
第25页,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