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文档名称:

OA功能解决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7,680KB   页数:10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OA功能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6/23 文件大小:7.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OA功能解决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达OA集团版标准功能说明书
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
2016年4月6日
一、单位简介
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是于1986年经原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准成立的"国字头"央企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推进国防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使命。先后参与了中国兵器工业信息化建设"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总体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多个国家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网络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保障项目。同时,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也承担着国家多个部委的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为社会众多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优秀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2010年12月,为适应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强化信息化基础,提高信息化应用,全力打造"数字兵工",集团公司对信息化资源进行调整整合,将原计算所、兵科院、信息中心三家单位的信息化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业务全面的集团公司信息化支撑机构。重组后的信息中心,作为兵器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支撑单位和兵器数字化工程总抓单位,为建设高科技、国际化兵器工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通达OA产品系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该产品自2002年推出,在社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有一万多家企业、政府用户。2012年,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一举夺得了"2012中国优秀软件企业"大奖、"2012金软件之协同管理软件典范企业"大奖以及"2012政务云最佳解决方案"奖等多项桂冠。
通达OA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集团公司总部(三里河办公区)自2009年,陆续在办公门户、行政办公、公文办理等方面采用了通达OA产品进行了建设,目前,集团公司总部所有办公业务都在该系统上进行,集团公司总部的所有的收发文管理都在该系统上办理。集团公司总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保密局兵器测评分中心组织的安全测评。
通达OA平台简介
平台概述
通达OA办公平台是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通达信科历经多年项目经验,潜心研发的,具备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弥补市场针对OA办公部署领域的空白。
基础技术特性
通达OA办公平台具有先进的底层架构,Web服务端采用最为流行的Nginx+Apache双引擎,程序前段界面框架采用最为流行的UI风格,采用基于MVC
设计模式的后端框架,并提供了完善的应用底层支持,如用户身份验证、角色权限控制、附件机制、存储机制、视图机制等;支持MySQL、SQL Sever、Oracle 11g、PostgreSQL等多种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全面优化,如设置外键以及UUID主键等,保障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
智能流程表单引擎
,提供图形化流程设计器,快速对复杂业务流程建模,基于办公领域需求,提供会签、回退、子流程等特色化功能。同时提供开发接口,实现异构系统的调用和对接。
提供可视化表单设计工具,支持多种表单格式,HTML、DOC、AIP(版式文件),实现图形化数据库设计。
安全保证
办公平台支持多种身份认证方式,配合严格的权限体系和操作日志,保障系系统数据的安全。同时系统附件采用了加密存储,在关键业务模块,如公文处
理环节采用了防篡改的版式文件技术,多方面、多维度提升安全性。配合详细的审计日志体系,将严格控制系统的每一个细节。
丰富扩展接口
所有模块都提供了丰富的扩展接口,支持Web Service技术、MQ(消息队列)技术、LDAP技术、JDBC技术、XML技术和其他接口规范的单点登录和ESB数据交换等系统集成方式。,能够与数据中心系统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成的接口,该系统要求实现基础数据的导入和与数据中心的对接功能,可以实现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对接。
平台技术路线
兵器信息中心OA平台基于领先的信息技术实现。所谓“OA平台模式”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客户单位信息化变革产生的面向全员的客户单位信息化应用模式,该应用模式使客户单位信息化管理突破传统封闭的内部事务型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客户单位信息化延伸到单位内外相关的各个角落,实现人力资源的全员管理,同时为单位客户单位信息化提供问题诊断、现状分析和愿景规划。与过去的信息管理应用模式相比,网络时代的OA平台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模式以保证了对客户单位信息化变革的支持。
基于对OA平台应用模式的理解,充分考虑大型集团化单位的应用需求,兵器信息中心解决方案遵循技术路线:
先进的客户端技术—Web
Web ,B/S架构客户端用户体验一直是C/S架构拥护者的争议对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实现C/S架构客户端的用户体验,的确具有较大的技术障碍,成本相对较高。然而Web ,一方面降低了实现复杂客户端技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