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方电子审计
案例分析
13级会一四组
东方电子事件回顾
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
1997年1月上市以来,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每年利润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0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奇迹般地定格在43%左右。
主营业务收入也成倍上涨东方电子1998年—2000年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就达27亿元,而整个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市场的份额才50亿元,占到60%。
2001年,由虚假陈述引来的大批股民成就了东方电子的资本神话,这个注册资本仅6830万元的电子公司,迅速在资本市场聚敛了巨额财富。资料显示,
从1997年至2001年,东方电子高管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原始职工股,在二级市场炒作,。
此后,他们又公然伪造账目,。
造假事实及结果
、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分工合作组成的“造假小组”。 2. 公司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隋元柏指使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为了把假象做得更真实,隋元柏还指使销售部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公司还根据自已所掌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以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公司等内幕消息,进行大量内幕交易。 4. 公司财务部门根据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收入等数据制作各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等虚假财务报表,由证券办据此编制虚拟的公司中报、年报,提供给股东和社会公众。
A. 经查证核实,并经司法、会计审计,东方电子自1997年至2001年上半年,,占历年销售收入总额的47%,也就是说,东方电子一半的主营收入是虚假的。
。从2001年7月16日至8月6日,短短15个交易日,/股,跌幅达41%。股价异动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进行调查。 正是在公司发布公告的前后,公司经营部门一位知悉公司造假情况的人员向监管部门进行了举报,证监会的调查很快切入正题,直指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主体基本情况及主要审计问题
在东方电子的造假帮凶中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即为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原山东烟台会计师事务所),其负责人叫刘天聚,该所当时资质在全国曾排行第五,创立于1984年9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