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防雷接地模块、防雷设计、防雷工程、防雷报建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由空中两块不同极性区域之间放电而产生的,通常产生于两个雷雨云团之间,或是一个云团与地面之间。闪电也许会传播数公里之远,在不
1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防雷接地模块、防雷设计、防雷工程、防雷报建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由空中两块不同极性区域之间放电而产生的,通常产生于两个雷雨云团之间,或是一个云团与地面之间。闪电也许会传播数公里之远,在不断地向地面跃进时发展,并产生一个高度电离的通道。一旦到达地面,就产生真正的闪电或者回击。一股几十千安培的电流会通过电离通道从地面返回云层或从云层直达地面。
  3.雷电电磁辐射(LEMP)
  当闪电从几公里高处的云层向地面或云层向云层泄放几十千安培的脉冲电流时,它会在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我们称之为雷电电磁脉冲(LEMP),它会使附近的线路和设备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计算机元件会发生暂时性失效;,计算机元件会发生永久性损坏。
  4.地电位反击
  闪电电流击向地面时,或直击雷击中避雷针,通过引下线,雷电流被引入防雷地网(结构地网),由于土壤本身有一定的电阻率,防雷地网有一定的电阻值(≤4Ω),结果使局部地电位上升,有可能产生瞬时几十万伏的高压,通过微电子设备的交流工作接地线向微电子设备的独立直流地反击,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5.操作过电压
  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因电感磁场而储存能量,所以大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便会产生瞬时过电压。
  据CCITT测试,一般电源线上的感应电流在3KA左右,感应电压不超过6KV,在数据/信号线及电话线上,感应电压一般在5KV左右。
  3).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或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
  4).造成系统整个停顿。
 
  三、防雷技术简介
3
  机房内集中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过电压、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感应雷侵入机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交流电源380V、220V电源线引入;信号传输通道引入;地电位反击以及空间雷闪电磁脉冲(LEMP)等。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及电脑网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证机房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我国及国际有关规定,对本机房提出以下防雷方案。
  1.供配电系统防雷
  电源系统防雷措施
  根据国际标准IEC1312-2规定,电源系统必须采用不少于三级的分流限压措施。在合理的避雷器和设备的配置下,只有三级防雷才能保证设备上的残压小于电源设备耐压试验值。
  1)机房电源总开关加装OBOMC50B50KA/10/350us电源避雷器作为电源第一级保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