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
15安技1班
组员:包军锋、王富强、行博康、段钢、南凯、张燕荣
主要内容
茶文化的形成
茶的种类
中国名茶
民间茶俗
茶文化的形成
1、茶文化启蒙
东汉华佗《食经》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到三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茶文化的萌芽
晋代、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逐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社会作用。
3、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道、文人茶道。
4、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的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的“千人社”等。在这一时期,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民间斗茶兴起。
5、茶文化的普及
明清时期已出现了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不少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正式开放;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州成立;1998年中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区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经济贸易发展。
茶的种类
绿茶:龙井茶、碧螺春、六安瓜片、竹叶青、黄山毛峰等
黄茶:霍山黄茶、君山银针等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青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凤凰水仙等
红茶:小种红茶、祁门工夫、湛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黑茶:湖南黑茶、六堡茶、普洱熟茶等
绿茶
龙井茶
碧螺春
六安瓜片
竹叶青
黄山毛峰
黄茶
霍山黄芽
君山银针
白茶
白毫银针
白牡丹
寿眉
青茶
铁观音
冻顶乌龙
武夷岩茶
凤凰水仙
红茶
小种红茶
祁门工夫
湛红工夫
闽红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