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四川峨眉山又一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川峨眉山又一导游词.doc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7/1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川峨眉山又一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川峨眉山又一导游词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游完乐山以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大家朝思暮想的峨眉山了。当年大诗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样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非常崇高。他在登山时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峨眉山>>一诗

四川峨眉山又一导游词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游完乐山以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大家朝思暮想的峨眉山了。当年大诗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样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非常崇高。他在登山时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峨眉山>>一诗: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
蜀中有那么多的雄奇的大山,李白对峨眉山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出川远游的时候,路经乐山,也要上岸去巡游一下心中的峨眉山。
李白到了白水寺,见到了好友广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论琴比剑,广浚为李白弹响了高山流水般的琴声,琴声如此悠扬,不仅让李白如沐春风,而且四周的青蛙也被琴声吸引,学着琴声一起和鸣。李白很为广浚的琴声所感动,写下了他那篇闻名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随流水,遗响如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今日寺前还留有“广浚弹琴处”和“李白听琴处”。从今以后,青蛙们也学会了演奏。广浚去世后,寺的四周琴声不绝,其叫声如广浚的琴声那样悠扬动听,这就是峨眉山的“弹琴蛙”。直到今日,人们到白水寺前,还要去一睹弹琴蛙的风采。


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民间呼之为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而目前供中外游客巡游的峨眉山主要指大峨山。它的最顶峰3099米,山势宏伟秀丽,经受代文人墨客的反复渲染,最终最终送给它一个靓丽的雅号:“峨眉天下秀”。
关于峨眉山名称的来历,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各说不一。但是有三种说法较有代表性。
第一种说法是由于山的外形像蛾的眉骨而得名。任豫的<<益州记>>中说:“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如峨眉。”张华的<<博物志>>说:“观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其次种说法是以水取名。<<水经注>>有“俄水之眉,故名俄眉”之说。俄水即大渡河,绕峨眉山而过,眉是指的支流。大渡河的一条支流从峨眉山而来,因此得名。
第三种说法是以山势取名,“峨”是形容它的高,“眉”是形容它的秀。犹如姑娘的蛾眉,秀美无比。其实峨眉山远看像漂亮的少女,走近了才知道它心胸之博大,内涵之丰富,身躯之伟岸,体格之刚毅,其性格更像一个奇伟的男子。峨眉山的挺立峻秀,高大宏伟,是中国其他同类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嵩山、华山和两个衡(恒)山,这古老的中华五岳,除了南岳衡山稍显高大外,其他不过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仅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为文化大山,比起中华五岳来,它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它始终远离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