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6/24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
:
:
塑料件电镀后,既保持了制品重量轻,抗蚀性好的特点,又赋予其金属的导电性,耐磨性,,还可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
塑料电镀件的性能:塑料电镀件与金属零件相比,有许多优越性.
a. -,最轻的塑料是聚丙烯,- g/cm3,比水还轻. b. 耐蚀性好塑料件本身抗蚀性能比金属强,电镀后仍比金属强.
c. 易成型塑料件易成型,,只要模具的表面粗糙度适宜,成型的塑料件可获得光滑的平面,电镀前无需抛光,即可获得高装饰性外观.
: 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抗蚀性能,生产性能等五个方面.
⑴. 结合力结合力的大小,与塑料本身的物料、,主要是ABS塑料,其次是改性聚丙乙烯和聚丙烯.
⑵. 抗蚀性能: 塑料电镀件因镀层组合以及镀层厚度的不同,其抗蚀性能有很大差别.
塑料电镀件的抗蚀性之所以比具有同样镀层的金属件高,,,;重者,由于铜镀层完全被腐蚀,导致铜镀层溶解,,对于要求抗蚀性能很高的塑料电镀件,,塑料与金属镀层不可能形成原电池,即使出现腐蚀斑点,也不可能向深度延伸,仅作横向扩展.
⑶. 耐热性: 塑料电镀件的耐热性能,主要取决于塑料本身的耐热能力,,,,:
ABS塑料的耐热性能和变形温席
塑料名称热变形温度(℃) 镀层厚度
(μm) 耐热性能提高率(%)
电镀前电镀后
ABS Cu30 Ni5
⑷. 机械强度: ,塑料件电镀后,其刚性均有所提高.
⑸. 生产性能: 金属件的制作,一般要经过冲压、车、钳、刨、磨等繁杂的机械加工工序。而塑料件只需成型,其生产效率比金属件快10倍以上,可节省大量的机械加工工时及机械加工设备。另外,塑料密度小,比金属件成型省力、方便。
一. 金属与塑料结合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1. 金属与塑料结合的机理
⑴. 机械结合论:目前,人们对于塑料与金属镀层间结合的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机械结合,另一种是机械结合兼化学结合,而以机械结合为主.
机械结合论认为,ABS(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经过化学粗化后,其B组分(丁二烯)被溶解掉,形成许多燕尾形的显微凹坑(即锁扣),化学镀时,沉积出的金属微粒将填满这些凹坑,产
生”铆接”效果,,也把机械结合论称为锁扣论.
⑵.机械-化学结合论: 机械-化学结合论认为,塑料在化学粗化时由于溶液(有机或无机)的蚀刻溶解作用,在塑料表层一成许多微小的凹坑、孔洞或沟槽。镀层深入凹坑、孔洞或沟槽开成机械锁扣。同时,化学粗化也增强了塑料表面的化学活性,氧化生成亲水基团,使镀层与塑料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结合强度。
对塑料件进行电镀,虽然对塑料电镀的各个环节均不可粗心大意,但关键是掌握好粗化工艺。可以说,塑料电镀的成败,关键在于化学粗化的好坏。

⑴. 塑料种类为了保证镀层与塑料基体的结合力,在选择塑料时应当考虑:塑料的尺寸稳定性要好,塑料表面的硬度要适中,抗拉强度不得小于2000N/cm2,塑料热变形温度越高越好,选择适当的合成工艺,塑料的成型性好,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采用具有良好电镀性能的电镀级塑料等等。
⑵. 塑料电镀件的造型设计塑料电镀件的造型设计,应尽量减少锐边、尖角及锯齿形,不宜有盲孔,尽量减少深凹、突出部分,应有足够的壁厚,尽量减少大面积的平直表面,不宜采用长方形、,应采用米制粗螺纹,孔深大于螺纹30%,还应设计有足够的装挂位置,应易于脱模等等.
⑶. 塑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在设计塑料电镀件用的模具时,应当考虑到电镀加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例如装挂位置、,使模具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应在模具上设计适当的冷却系统.
⑷. 塑料零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