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背诵互联网金融.docx

格式:docx   大小:11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背诵互联网金融.docx

上传人:小何子 2022/7/19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背诵互联网金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背诵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
互联网金融当前的【三驾马车】
第三方支付:已有央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制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背诵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
互联网金融当前的【三驾马车】
第三方支付:已有央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制;
P2P暂时归银监会;
股权众筹暂时归证监会。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的问题,满足小微投融资者需求、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竞争、提高市场透明度的功能,发挥着分散金融风险作用,能够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当前监管体系下的问题:现行立法更倾向于“一刀切”的解决市场信用风险的问题,倾向于否认交易的合法性,将互联网金融主体的生存空间压缩,催生其陷入道德风险,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剧信息不对称。又或者对相关领域无从监管,同样会引发道德风险。
:自由与监管之间的博弈取舍
【解决路径】:完善市场准入+完善信息披露+完善投资者保护(实质正义)
【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金融服务中的消费者,以存款人为代表的为保障财产安全和控制财产风险而接受金融机构的服务;另一类是购买基金等新型金融产品或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他们尽管有赢利动机,但由于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对等,因此仍与普通消费者有质的共性。
监管套利:市场主体利用制度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因制度障碍而不能直接进行的经济活动,以此来获得成本的节约或竞争利得。在经济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便出现了监管套利机会,理性的市场主体会选择最优交易策略,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1)一个经济目的,可以通过多个交易策略来实现。(2)对于上述实质相同但形式不一的交易策略,监管制度存在着不同的对待方式。监管制度在对待方式上的差异性源于制度内在的不完全性,其无法对交易的经济实质给出足够精确的界定。

(1)该金融行为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2)是否直接经营客户的资金或提供融资平台服务,即是否是实质上的“金融机构”;
(3)应受金融法调整还是民法调整【社会公共利益VS私人利益】
二、P2P网贷
概念:
在传统P2P模式中,网贷平台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等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网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
风险:
P2P平台出现跑路和诈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P2P平台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调配权。
中间资金账户的开设是为了交易核实与过账,其设立是P2P平台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网贷平台中间资金账户普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资金的调配权仍然在平台手里。若是对时间差和条款没有严格控制,“卷款跑路,挪作他用”等中间账户资金沉淀引起的道德风险极大。
【P2P规避风险三不】不直接接受公众存款;不直接发放贷款;不自己进行担保

由于P2P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