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X22并伏送电工程
新建电力隧道项目
下穿构(建)物、道路应急预案
编制:
校对:
审核:
XXXXX有限公司
二0 一五年H-一月
目录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3
二、应急策划 3
交或平行,盾构隧道在2#~3#井段还将穿越现在铁路框构桥,施工期间需对铁路 框构桥的安全防护特别注意。
在施工前将进一步详细调查沿路管线,对有相互影响的市政管线或管 沟隧道采取安全合理的防护处理措施。
4)、水文情况
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型,水位埋深 ~,~。该 层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地下径流及管道、渠道渗漏补给,并以蒸发及地下 径流等方式排泄。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一蒸发、径流型;其水位动态变化规律为 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年自然变化幅度一般 2~4m。
第二层为潜水型,~,~。局部 无承压现象。主要接受地下径流及越流补给, 并以地下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 泄方式。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一径流型, 从水位长期长期动态资料看,其水位年 变化幅度一般为:2m左右。
第三层为承压水型,~,~。 局部无承压现象。主要接受地下径流补给,并以地下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 方式。天然动态类型为渗入一径流型;其水位年变化规律一般为 11月份~3月份
水位较高,其他月份水位相对较低,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 4~6m。②2粘质粉土-
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 -粘质粉土、⑤粉质粘土,虽多为粘性土,但含水性明显, 在场区所在区域分布较为普通,施工中挖到该层时常有明显的地下水涌出。
新建电力隧道受第一、二层水影响,局部受第三层承压水影响
5)、地面交通概况
盾构推进期间,由于工程在地下进行,基本上不会影响沿线的公路交通。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 认真地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 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突发性造成的损害和不良 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难度和困难、不
利条件等,经多方讨论和分析,确定本项目的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
序 号
风险类 别
风险 等级
风险 源名 称
风险源位 置
风险基本描述
1
环境风 险(侧 穿建筑 物)
一级
紫萝 园小
区、汉 典中 医院
盾构接收 井附近
该楼条形基础,7层框架结构有 一层地下室。与出段线最小平面跑离 。 米,隧道结构顶部覆土为粉质粘土和 粉细砂,隧道结构范围内土质为细中 砂、粉质粘土、中粗砂,隧道底部主 要为粉质粘土,处于承压水层,含水 量丰富。
2
环境风 险(下 穿建筑 物)
特级
铁路 框架 桥基 础
里程约为 1+074,641 ~1+
41
盾构下穿该段铁路框架桥基础, ,与框 架桥基础:。
环境风 险(侧 穿建筑
\
青年路主路宽约45m,位于回山
3
一级
青年 路主
出段线盾 构区间东
法施工段内,喑挖隧道覆土 。
隧道结构范围内土质为细中砂、粉质
路
侧
粘土、中粗砂,隧道底部主要为粉质
物)
粘土,处于承压水层,含水量丰富。
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上述风险情况分析,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施工造成很 大的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⑴ 项目部加大科研力度,人力和物力投入,组织科研和技术人员研究防治 方案,项目部QC小组将隧道涌水列为攻关课题。
⑵ 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详细了解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并在施工 过程中密切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地下水出水的迹象,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
施。
⑶加强测量监测工作,强化信息化施工,测量成果及时汇总给施工技术部 门,以便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应区域地面变形情况, 确定新的施
工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和指令,并传递给盾构推进面,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最 后通过监测确定效果,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确保建筑物、管线的安全。
三、应急准备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领导担任组长,负责事故抢险的总体指挥,评估 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决定是否存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