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育ppt课件模板.pptx

格式:pptx   大小:10,240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育ppt课件模板.pptx

上传人:ogthpsa 2022/7/19 文件大小: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育ppt课件模板.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演讲人:XXX
前言
01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02
“两山论”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03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04
“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演讲人:XXX
前言
01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02
“两山论”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03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04
“两山论”的探索与实践
05
践行“两山论”的建议
目录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第一章
生态环境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类生存离不开生态环境,也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公共产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在。人类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生态文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从历史经验教训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一些文明的衰落湮灭,都与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无法生存繁衍有直接关系。因此,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重大的政治、民生问题
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为了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两山论”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第二章
“两山论”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2013年9月
2015年3月
2016年5月
2017年10月
2018年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第三章
三句话既有侧重而又不可分割,从三个不同角度系统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内涵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指的是结构和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
金山银山
指的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财富与福祉
人类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基本导向是以人的福祉为目标,而人的福祉既包含了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需求,也包含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清楚地表达了生态优先的环境价值观,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和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价值取向。欧美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是以资源消耗、粗放型发展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付出了严重污染的代价。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决定了,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矛盾时,必须将“绿水青山”放在优先位置,不能走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动诠释了生态经济的自然资本观。“绿水青山”是支撑人类基本福祉和财富创造的基础,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同时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如果能将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自然资本将会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2016年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经济
价值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社会
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温饱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好、负氧离子高的生态系统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良好的生态系统成为了人民生活幸福的保障。因此,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系统保护放在压倒性的位置,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早日变为现实。
“两山论”理念的科学内涵
“两山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