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课题设计论证活.docx

格式:docx   大小:35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题设计论证活.docx

上传人:明哥 2022/7/19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题设计论证活.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课题设计论证活
编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编号由市教科规划办填写。活页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展的影响,以及对他们学习的认识和学习习惯的影响。
,统一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假设:
当前12-16岁孩子隔代教育问题看似简单,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12-16岁孩子隔代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倡导教育公平,关注“12-16岁孩子隔代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显得十分紧迫而又必要。
拟创新点:
引领家长“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指导家长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教育。
健全12-16岁孩子(隔代教育)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为12-16岁孩子(隔代教育)沟通提供方便,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或利用校信通平台,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方便,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3.(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教育家王极盛认为,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加强其与亲子教育的协调性、相容性,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两者最大的作用,使两者相互促进。根据目前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中,就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隔代教育,相关研究比较少,大致有如下几点:
〖1〗从祖辈这一方面来说
(1).祖辈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时尽可能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寻求教育目标的一致,比如多与学校老师联系,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映给老师,共同商量和研究教育方案。
(3).在家庭内部,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法要一致。这就需要家长和家长经常沟通,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4).祖辈教育孙辈不能完全照搬当年教育子女的方法,老人只有在思想上跟上时代,才会与孙辈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坚持爱与教育的结合;
(5).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祖辈应当更新观念。”
祖辈应该在隔代教育中正确定位,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为此祖辈应注意自己在以下方面的情况
(1).心理健康,情绪稳定;
(2).身体健康,心态年轻,精力好;
(3).性格开朗,没有固执偏激倾向,对孩子有耐心;
(4).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5).善于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科学引导孩子;
(6).对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7).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8).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9).喜欢户外活动,能常常带孩子外出,认识周围的世界。
〖2〗从父母这一方面来说
首先,要正确理解“隔代亲”的情感基础。老人们能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子女养育下一代,这使老人的价值有了再次体现的机会.;老人与孩子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出于爱的补偿心理,老人年轻时往往也因工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