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通分》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分》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圭圭 2022/7/1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分》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分》教学反思
《通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
  成功之处:
  ,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在例4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我这节课要讲的通分母,为了让学生能进入通过的学****我硬把学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学****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这里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地,使学生体验到通分母的优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用加减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通分》教学反思4


  《通分》这节课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效果还可以。
  存在问题:
  ,所以学完此课后,部分学生误认为通分就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一看到通分的题目就以为是要比较所以分数的大小。
  ,没有找最小公倍数,而是找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这样就使得计算量增大。如4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8,而有的学生喜欢4*8=32就拿32作为公分母,虽然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当两个分母是比较大的数时,如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时60,而学生就喜欢直接用12*15=180做公分母,这样计算量就比较大,容易出错。因此我还是利用学生的练****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明白对分数进行通分时还是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便。这是前面学****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不过还是有部分学生贪图自己以为的“方便”,不去求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而是用分母的成绩做公分母,导致计算量太大而容易出错,又难检查出来。


《通分》教学反思5
  一、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教材是学生学****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在设计通分这节课前,我考虑到通分这一知识比较简单,如果单纯以书上例题进行讲解,就显得过于平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我在引入设计时,大胆采用了新、奇、趣的方式、方法。
  通过学生对三个方案的理解引出学****的内容。当学生对于小红最喜欢什么花因意见不同发生争议时,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和学****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探索学****归纳总结打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新授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的学****体验,知识点的得出,都是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合作或自己概括得出,使学生在学****时能不断感受成功的愉悦。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有效地组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新的教学理念,努力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二、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育却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在合作讨论小红最喜欢什么花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交流,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时,我并没有搬书上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感受规律,再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表述。以点到面,全面提高。


  三、困惑与不足
  尽管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引导他们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几。生怕他们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之外。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