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及圣经原型简析.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及圣经原型简析.pdf

上传人:xwbjll1 2015/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及圣经原型简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圣经》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在这部包罗万象的鸿篇巨制中,传说、神话、人物、寓言、箴言等比比皆是。西方许多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常常从《圣经》中取材。他们化用圣经资源的形式与程度各异。有些作家的作品标题直接取材于《圣经》,如福克纳的《亚沙龙,亚沙龙》、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等。还有些作家从《圣经》中汲取创作主题,如密尔顿的《力士参孙》等;另有些作家为他们作品中的人物起的名字也来源于《圣经》,如在《红字》一书中,霍桑为女主人公海斯特的私生女取名为“珍珠”,与《马太福音》中耶稣所讲的寓言故事“无价之宝”的直译为“高价珍珠”相呼应。更有一些作家擅长化用圣经典故和圣经原型,其中包括圣经人物原型、圣经结构原型等。本文拟从《红字》中的圣经典故和圣经原型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圣经》对《红字》的重要影响,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名著。《红字》中的圣经典故绝大多数《红字》的读者对该作品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觉:隐晦、费解。究其原因,其中不乏霍桑本人矛盾的宗教观、模棱两可的创作手法等因素,但是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化用圣经资源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圣经》是西方作家们创作的一个源泉,它对作家们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而这二者之间,文学典故承担着自然过渡的作用。人们已经习惯将《圣经》视为典故之源泉。对于较为简单、直接的典故,作者可直接从《圣经》中择取,为其所用。对这类典故的理解有赖于我们对相关圣经知识的掌握。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典故,读者则需超越将某个篇章,将其与之相对应的圣经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并且对作品中的某一个细节与《圣经》有何关联进行解释。《红字》中不乏圣经典故,在此,我们不妨择出这部作品中的几个圣经典故进行分析。在《红字》的前言“海关”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像马太一样坐在那里收税,但又不愿像马太一样为了履行使徒的使命而受人差遣。”该句中的“像马太一样坐在那里收税”源于《马太福音》。马太作为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曾做过罗马帝国的税吏。第三章中,当被问到海斯特怀中婴儿的父亲是谁时,一个市民回答道:“不瞒你说,朋友,我们缺少一个能解开这个谜的但以理。”但以理是《但以理书》的作者,相传他曾为迦勒底王详细解释了“泥足巨人”的梦,并揭示墙上的一些字句之谜。此外,他还预言米赛亚将最终获胜。第五章中有这样一段对海斯特的描述:“她不可能完全弃之于社会,尽管社会在她身上所烙上的标记,在一个女性的心理较之该隐额上的标记更令人难堪……但凡与她接触的人,其一言一行,甚至连沉默都无不在暗示和一再表明她已为人们所抛弃。”据《创世纪》,该隐是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作为务农者,该隐向上帝供献的祭品被拒绝,而其弟亚伯是个牧羊人,他的祭品深受上帝喜爱。该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弟弟亚伯,上帝惩罚该隐,将其逐出,并在他的额头上作了记号,标明他是一个杀人犯,同时也警告他人:谁要是杀了该隐,同样会遭到报应。在西方文学里,“该隐的记号”指“犯有杀人罪的标记”。由此我们不难得知,海斯特胸前的标记——红色字母A,这个象征着通奸的标记,给她带来的耻辱较之该隐额上的标记给该隐带来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第八章描述贝林汉州长的外貌时,霍桑写道“在他灰白色的胡子下面,围着詹姆士时代精心制作的宽大皱领,这使他的头看起来活像放在大盘子里的施洗者约翰的那只大脑袋”。根据《马太福音》,希律王下令斩下了曾为耶稣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