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一次函数(案例)3.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次函数(案例)3.doc

上传人:fy5186fy 2022/7/2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次函数(案例)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一次函数(案例)
蜀河初中数学教师 曾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数学《第十: .
一次函数(案例)
蜀河初中数学教师 曾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一次函数》2节的第一课时。函数是初中数学学****的重要内容。正比例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通过学****正比例函数,培养学生利用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函数思想;通过画正比例函数图像,培养学生的动手画图能力,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函数图像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些都是初中函数学****是主要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学情分析
 1、由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认识,学生能接受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生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2、根据学生抽象归纳能力较差,学****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有难度。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突出图像变化特征的探索过程,自主探索出其规律。
3、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直线y=kx+b与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和归纳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一次函数的特征,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惯。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去经历、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目标领航 (引语 ) 上节课后我们布置了画图像 (y=-6x 及 y=-6x+5)
活动1:观察所画函数的图象
展示学生作图作品(书P115例2),强调列表及图象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问题诱导,自学展示
活动2、请你说一说这
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好吗?
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情况,引用两点法(两点确定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直线y=-6x与坐标轴交点”并思考:一次函数y=-  6x+5又如何作出图象?
课前一两分钟对学生上交的作图作品进行快速筛选,尽量多选出一部分,课上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再从中选取一两幅优秀的作品上课为示例。
指导学生观察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