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 编制依据 1
二、 工程概况和主要技术要求 1
三、 施工准备 1
1
2
2
四、 施工部署 2
五、 施工工艺 2
3
,最底部标高为相对坐标-;考虑到压顶梁侧 模板背愣的支撑和放坡的要求,开挖顶面的宽度(距离压顶梁边线); 开挖采用人机结合,以机械为主的方式。
现场的地面标高约为-,基本与导墙顶面持平;根据钻探资料显示, ,主要是由碎石块、碎砖、砂等组成,松散,
。鉴于此,, 然后用反铲机采用1 ::,坡面宽度为 ,,( 是拟用作凿除的浮浆层混凝土堆填,这是因为压顶梁施工期间已差不多接近亚
运会的停工时间,出土问题越是严重,同时也是避免造成堆土影响,贯彻执行
“六个一”的要求;待凿除浮浆层完成后,土方压实到墙顶标高位置)。
2、凿除墙顶浮浆层
土方开挖完成,及时测量墙顶标高,确定应凿除的连续墙浮浆层高度后, 安排凿除浮浆层,浮浆层破除应考虑地下连续墙埋钢筋深度及外侧导墙的位置, 依次破除到位。凿除浮浆层后的墙顶标高应与原墙顶设计标高(-)一致, 以保证设计要求埋置深度,然后对连续墙的位置进行复测,检查连续墙偏位情 况()。
浮浆层凿除完成之后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无破损检测,检测前将墙顶处打磨
一块平整位置,然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干净,地下连续墙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 一道工序施工。这一阶段涉及到连续墙的检测,因而特别要注意工作的先后安 排,以免造成窝工。
3、 清洗、调直墙顶钢筋
由于地下连续墙的墙顶钢筋一直裸露在空气中,而且绝大部分都被泥土和 混凝土覆盖着,所以再绑扎压顶梁的钢筋之前要清洗墙顶的钢筋,并且根据图 纸的要求,调直墙顶钢筋至垂直方向,为固定压顶梁的钢筋绑扎位置。
4、 测量放线
先要校对图纸,根据设计要求,压顶梁的顶面标高为-,截面尺寸为 1000mmx1000mm。考虑到外侧导墙的界面可以作为压顶梁的外边线,只需对压顶 梁的测边线、顶面标高、底面标高进行测量放线,高程利用水准仪测量,轴线 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定位。
在导墙面和底线连续墙墙顶面上,按要求弹出标高线和边线。弹线应清楚, 位置推确,其水平允许偏差±5mm。
5、钢筋制安
钢筋在现场制作加工。钢筋的取样及实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和标准, 钢筋的抽料、加工严格按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以及建筑结构设 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进行。钢筋经调直,除锈后方可开始下料,加工制作必须 严格按翻样单进行。成型钢筋制成后由专人及时进行验收、整理、按规格和区 段部位分类堆放,并作好挂牌标志。堆放场地要干燥,钢筋由木块或木枋架起 离地
10〜15厘米放置。现场设立钢筋加工棚作零星补料使用,绑扎前必须对钢 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检查,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绑扎钢筋时,先放置B10150的四肢箍筋,再分别依次绑扎通长的底面3B18、 两侧面8B25和顶面3B18的主筋,最后绑扎竖向加劲箍筋A10300。考虑到地下 连续墙锚入压顶梁的钢筋为B 2580,可将压顶梁的两侧面通长钢筋8B25也绑扎 在地下连续墙的锚固钢筋上,这样既可以分担绝大部分由于自重而引起箍筋的 变形状态,也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达到设计及规要求。具体的钢筋骨架 。
压顶梁的顶面标高为-,正好处于拟建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的部分 梁、板位置,因而要进行根据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和预埋钢筋等预埋构件。压顶 梁钢筋制安前,准确复核压顶梁顶面标高,以确定确定首层板、梁板的位置, 再焊接固定预埋件的钢筋等,用焊接固定在复核过的压顶梁钢筋主筋上,以确 保预埋件的位置准确。(预埋件一般为钢筋加镦粗直螺纹接驳器,直径、间数、 根数均与首层梁、板钢筋相同,做法与地下连续墙的预埋一样,详细参考结施 07号图《基坑支护设计说明(二)》)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应小于10d。同一区段 围(不小于35d)主筋搭接焊数量不得超过主筋数量的50%,所有焊工均持证上 岗。
6、模板制安
压顶梁的模板主要是为侧模板,拟采用18mm厚的木夹板,模板的尺寸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