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涵: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 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 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内涵: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 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 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 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飞控制和引导。
作用:
1、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2、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3、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4、 城市政策的载体
目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所涉及的城市局部地区、地块的具体指标,并提出各项规划管理控 制指标,直接指导各项建设活动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发展历程:
1、 从形体设计走向形体示意
2、 从形体示意走向指标抽象
3、 从指标抽象逐步走向完整、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 制 内 容 与 方 法
控 规 指 标 的 确 定 方 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是通过指标的制定来实现的,其核心内容是其各项控制指标,可分 为规定性控制指标和引导性控制指标2大类、13小项(P304)
1、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通常是以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确定为核心的
2、 对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指标赋值的方法主要有: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原则法、人口指标 推算法、典型实验法、经济推算法和类比法°(P304重点看)
成果的特点是图则标定+弹性、刚性指标控制+文字表述导引建议。构成包括控详编制报告 和说明、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有关附件。
规定性控制要素
内涵、作用、目标、发展历程 编制内容与方法
城市规划管理对建设项目的控制一般一般通过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 配套设施和行为活动这6个方面进行°(P314)
土地使用控制的内容及作用
用地面积的概念和确定原则
土 地 使 用
用地边界的概念和确定原则、以及规划控制线
用地性质的概念、确定原则
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概念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规 定 性 控 制 因 素
概念: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 和人口聚集量做出合理规定。
控
制
作
用
1、 只有符合环境容量的各种指标控制,城市才能保证基本的环境品质
2、 设置环境容量指标,是土地使用效率和环境品质达到一定的平衡
3、 容积率和人口密度等环境容量指标应当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相匹配
环 境 容 量 控 制
容积率为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面积和地块面积的比值
容 积 率 的 相 关 问 题
容积率与永续发展的关系
1、 容积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永续发展的问题,容积率过高,造成过分拥 挤和环境恶化,进而不利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环境质量的下降无疑会 引起地租以及房价下跌,导致开发利润减少
2、 容积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地块的使用性质、土地的利用效率,又要 考虑到环境效益和建筑空间艺术质量,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 境承载力
3、 综合各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