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

格式:ppt   大小:1,31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7/20 文件大小:1.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猝死
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急性症状发生后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
猝死
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急性症状发生后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病因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病因
病因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病因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病因

哮喘 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病因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病因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 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某些药品过量
也易造成猝死。
病因

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钾、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
室颤
窦性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AA
B
C
心脏骤停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前驱期
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
心脏停搏期
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死亡期。
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30%左右。
心脏骤停
心脏停止跳动的严重后果是以秒计算的:
10秒钟患者丧失意识,突然倒地;
30秒钟全身抽搐;
6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
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状态。
国际复苏联盟(ILCOR)五个链环:
(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猝死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

1.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   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保证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4.     若发现患儿突发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请他人通知医生 5.     增援人员到达后,根据患儿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6.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 7.     在抢救时要合理摆放各种仪器与物品,利于抢救进行,注意随时清理环境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8.      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与安慰工作 9.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10.    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在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室患儿及家属进行安慰

→防范措施到位
→猝死后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