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实验
第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三、基本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实验
第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关于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实验
第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三、基本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实验
第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σ= Eε
第3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弯扭组合变形实验装置
P
L
a
被测杆件
(薄壁铝管)
力传感器
测试截面
第4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一、实验目的
通过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实验,学面应力状态下一点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方法。
进一步熟悉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第5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B
D
测量应变片
温度补偿片
第6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0°
-45°
45°
第7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L
a
P
L
a
D=40
d=34
E=
μ=
第8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
AB
CD
第9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三、基本原理 (理论公式)
(5-0)
(5-1)
(5-2)
第10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三、基本原理 (实测主应变计算公式)
(5-5)
(5-6)
第1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三、基本原理 (实测主应力计算公式)
(5-7)
第1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四、实验步骤
1、导线连接
本次实验测定薄壁铝管,上表面测点B和下表面 测点D两点,依次接入B点的-45°;0°;45°和D点的-45°;0°;45°共6个应变测点于应变仪上, -45°;0°;45°的导线颜色分别为蓝、白、绿色 。接桥采用半桥外补偿方式。
接桥方式
第13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四、实验步骤
2、电桥平衡
打开静态电阻应变仪开关,在载荷为
零时调整各测点电桥平衡。
第14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四、实验步骤
3、加载测量
逆时针转动加载手轮对试件加载(测力
仪显示的单位为kN)试验分三次加载,
第一次分级加载,分别记录0N、150N、 300N和450N时各测点的应变值。
第二次和第三次直接由0 加到450N。取以
上三次P=450N时实测应变的平均值计算 B,D两点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15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五、注意事项
不要超载,否则会损坏薄壁管和传感器。
,由于D点弯曲引起的是压应力故σw取负值。
第16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返回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第17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接桥方式:
¼桥接法
半桥接法
全桥接法
返回
测量片
补偿片
第18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应力单元体图
X
σ1
σ1
σ3
σ3
α0
第19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第20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三、基本原理 (测试原理)
(5-3)
(5-4)
第21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
感谢大家观看
第22页,讲稿共22张,创作于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