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
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
概述
“共享经济”是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为更约车的用户粘性,用户用车习惯已经逐渐养成。
经营性租赁
传统的汽车经营性租赁服务,分为短租和长租。短租主要为出差、旅游的用车需求,或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买车但又短时间内急需用车临时需求。长租主要是企业客户的商用需求较多,或因限购买不上车的“有照无车”个人用户。经营性租赁一般最少按天起租,相比分时租赁而言,客户用车时间更长。从使用成本的角度看,一次性需要支付的费用也相比分时租赁要高出不少。
经营性租赁通过向个人和企业提供租车业务,获取租金收益。过去5年,中国租赁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8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但当前中国租赁行业落后,%,而日本、美国、%、%、%%。
由于租车具有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用户可以把买车、养车的负担转移给汽车租赁公司,并且车型可以随时更新,减少了消费者购买车辆所带来的无形损耗;同时消费者可以将租车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用途或投资,充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再加之不用考虑限购限号、打车难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汽车租赁服务所吸引。对于企业用户而言,通过长租可以降低可征税前利润,从而降低赋税。
分时租赁
分时租赁提供汽车的“随取即用”租赁服务,使用更灵活,消费者可以按个人用车需求和用车时间预订租车时长,收费以小时计算。
分时租赁的用户群可以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两类。目前大部分的分时租赁业务是以微公交、car2go、EVCARD(环球车享)为代表的B2C业务。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分时租赁的场景较多,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类需要重点关注的用户群以及他们的使用场景。
短途出游:50-100公里的短途出游目前是分时租赁最主要的使用场景之一。分时租赁能满足无车家庭短途出游私密性、灵活性的需求,受到广大用户青睐。
社区短途通勤用户:此类用户主要需求是在社区和购物中心、公共事业区域的短途固定路线通勤。该类用户使用时间集中,主要为上下班时间和周末。
高校学生:以思想前卫的年轻人为主,将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新潮体验,该部分人群对价格较为敏感。现在很多高校大学城所在地离市区较远,该地区公共交通匮乏,大学生购物、郊游等出行需求较多,有较大潜力。
酒店景点住客:该部分用户主要为外地旅游人群,需求是前往城市的景点,出行特点是地点集中、路线简单。酒店方也有较强意愿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首汽Gofun已经和如家合作,针对此用户群提供服务。
业务群体:该类用户以销售、中介、中小企业业务员、摄影记者等为主,他们需要一天内多地周转用车,而且有时随身行李较多。分时租赁的便捷、使用灵活、存放行李方便等是他们选择该服务的主要原因。
目前分时租赁的企业级用户(B端)份额非常少,主要有政府机构、园区/科技企业等。因为企业级市场刚刚起步,企业级用户可挖掘潜力较大。
分时租赁,可以看作是传统经营性租赁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一种向个人和企业提供按分钟/小时计费的汽车租赁业务。
相比单车租赁市场爆发式的发展,汽车分时租赁由于其属于“重”模式,不具备快速传播、高效增长的特点。但受到宏观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时租赁市场呈现利好的趋势,例如,中国政府鼓励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种可选方式来满足多点出行的需求;
80、90后群体基于移动网络的便捷出行需求的增加;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使得供需方有效匹配碎片化资源;移动支付的成熟;以及互联网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等,都加快并促进了分时租赁行业的发展。
顺风车(拼车)
顺风车是指车主在自己出行的同时,可以顺路带一些同路的人一起上下班、上下学、长途出行、旅游等。乘客通过平均分摊出行费用得到方便和实惠,同时车主通过赚取一些费用来补贴养车费用。当前顺风车的价格,以北京为例为三公里内起步费12元,。相比起步费14元++++1元燃油附加费的出租车而言更便宜。
其目标车主主要是那些有可用车辆并希望分担油费的私家车主,其目标用户主要是希望较低价格出行且避免公交、地铁拥堵的上班族。60%拼车软件用户主要使用场景为上下班通勤,40% 的用户会会临时出行,近38%的用户外出游玩(休闲),因为私家车无法出行的大概占37%,还有约36%提到出行转乘,工作时间内商务外出的情景占比不到30%(注3)。
顺风车是个人向个人提供的出行共享服务,用以分担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