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基础工程复习.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础工程复习.docx

上传人:dajiede 2022/7/2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础工程复习.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填空题:
1、 目前常用的属于线性变形体的地基模型是(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和分层地基模型。
2、 结构设计一般要进行(承载力)和(变形(沉降))验算。
3、 与基础工程相关的土木工程有:(建筑)、(桥梁)、(道路部结构为超静定结构时,基底应埋置在最深冻结线以下不小于 ,小桥涵的基础底面应设置在设计洪水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
37、 矩形独立基础底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l/b,—般取1〜,锥形基础的顶部每边宜沿 柱边放出50mm。
38、 筏基中的“倒楼盖法”是将(筏形基础)视为楼盖。
39、 连续基础有: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和箱形基础。
40、 弹性地基上梁分类:短梁(刚性梁):R<n/4;有限长梁:n/4 <R <n;无暇长梁』l>n .
41、 条形基础肋梁高度H应由计算确定,初估截面时,宜取柱距的1/8〜1/4,肋宽b0应由 截面的抗剪条件确定,且应满足构造要求。
42、 为了调整基础底面形心的位置,以及使各柱下弯矩与路中弯路均衡以利配筋,条形基 础两端宜伸出柱边,其外伸悬臂长度'0宜为边路柱距的1/4〜1/3
43、 当肋梁的腹板高度>450 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配置直径大于10mm纵向构造腰 筋,每侧纵向构造腰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腹板 %,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4、 条形基础肋梁常用静定分析法和倒梁法简化计算法
45、 补偿设计,利用分层开挖、抽水、重量逐步置换等措施f减少沉降f减少应力减除量 f 减少膨胀f再压缩曲线滞后程度相应减少。
46、 入土深度控制对摩擦桩应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 应以(贯入度)为主;
47、 若按施工法分,预制桩可划分为(锤击沉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水 冲沉桩)。
48、 基础工程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分有两类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
确定基础埋深需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 件)及(地基冻融条件)等面因素。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通常采用以下三个面的措施:(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 工措施)。
连续基础有:(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和(箱形基础)。
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高承台)桩基础和(低承台)桩基础两种。
桩基础一般由 (桩) 和 (承台) 两部分组成。
受水平荷载刚性桩:承载力主要由桩的(水平位移和倾斜)控制;柔性桩:承载力由(桩 身水平位移及最大弯矩值控制)。
挡土墙按结构类型可分为(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 和(板桩式)。
桩架的作用是(悬吊桩锤)(固定桩身)(为桩锤导向人
预制桩接桩的法有:(焊接接桩)(浆锚法)(法兰接桩人
桩侧负摩阻力一般在(①位于桩欠固结的软粘土或新填土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固结,② 大面积堆载使桩土层压密,③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④有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后产生湿陷)等条件下产生,会造成桩的(实际受荷加大,从而沉降加大,承载力下降) 的影响.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取决于两个面:一是取决于桩本身的材料强度;二是取决于 地层的支承力。
桩据其受力特点可分为:①竖向受荷桩②水平受荷桩③承受上拔力桩。(亦可答为:① 摩擦桩,②端承桩,③摩擦型端承桩或端承型摩擦桩)
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况,要求在(砂类 土)土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0天、(粉土和粘性土)土不少于15天及(饱和粘性土)不 少于25天。
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高承台)桩基础和(低承台)桩基础两种
当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产生于桩侧的向下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桩的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及桩与土之间的抗拔侧阻力和桩身有重。
桩侧水平抗力系数如沿桩身分布,分为凡种确定(a)常数法;(b)k法;(c)m法(水平位 移大用)(d)c法;其中水平位移小用c法;水平位移大用m法。
受水平荷载刚性桩:承载力主要由桩的水平位移和倾斜控制;柔性桩:承载力由桩身 水平位移及最大弯矩值控制。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一般为板式,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 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墙 下条形承台为梁式,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 度不应小于300mm,埋深应2600mm.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 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