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浅谈.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浅谈.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2/7/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浅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浅谈
管瑞明摘 要: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有几对矛盾格外凸显出来,即现实主义思想方向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矛盾,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矛盾,创作与接受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三方面的矛盾,就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使教育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浅谈
管瑞明摘 要: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有几对矛盾格外凸显出来,即现实主义思想方向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矛盾,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矛盾,创作与接受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三方面的矛盾,就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使教育作用在快乐、情趣和艺术美中体现,达到“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评论研究”的审美意识的协调统一。要特别注意作品的儿童性与艺术性,使当今儿童文学在面临多种挑战的情况下,再创新的辉煌。
关键词:儿童文学 创作 矛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103-01
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对少儿的文化教育和心灵熏陶越来越重视了。当今的孩子普遍“早熟”,其智力发展、心理水平,特别是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看法和情感体验,都与以前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儿童文学创作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在此讨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几对矛盾,就是希望儿童文学创作出孩子们更喜爱的作品。
一、现实主义思想方向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矛盾
儿童文学与浪漫主义有着特殊的亲和力。虽然有许多作家将想象、幻想、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儿童文学创作,却很少有人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上升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从当代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不影响作品表现现实,相反它更能够引导孩子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使用浪漫主义的目的在于创作更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心理,具有未来意识的作品。在开拓题材,深化主题的同时,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即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对丰富儿童文学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缺憾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使用不足,也是与国外儿童文学较明显的差异之处。不少作品在写法上比较传统,在构思上未有大的突破,缺乏新奇独特的想象,作品大都比较接近生活原态,幻想的神奇性、故事的曲折有趣程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造型夸张度都可以拓展、深化。英国畅销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采用的也是传统笔法,其结构方式及思想内涵均有明显的对传统文学要素的承袭之迹,但它在继承之中更有创新,其想象之诡谲离奇、情节之引人入胜、人物之鲜活独特令人称奇不已,很好地反映出儿童那无边无际、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与奇特有趣、有悖常规的情感世界。
二、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矛盾
在1982年的《儿童文学概论》中,儿童文学被定义为“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而专为少儿创作、编写、适合他们阅读的文作”。显然,这里的儿童文学不是为了“儿童的需要”,而是为了“教育儿童的需要”,儿童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作用的确不容忽视,但与此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这样的定义就未免片面偏颇,因此突破教育工具论后,儿童文学的定义被改为“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思想的转变显而易见。
儿童文学在教育性和艺术性上易存在两种误区:一是教育性和艺术性脱节:单独来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