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于诗人的念书笔录
高适
高适 (702765) ,字达夫,渤海修 ( 今河北沧县 ) 人。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 遨游燕赵,想在边塞追求报国立功的时机, 也没有找到出路。今后,他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的首
先接触到农民疾苦的诗人。 这些诗使我们看到了开元盛世的灰暗面。 诗人在梁宋
2
期间的生活是贫穷的: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 《别韦从军》 ) 这就是他所以能够关心民生疾苦的生活基础。
正是因为他这一段贫穷沦落的生活体验, 所以他在作封丘县尉此后, 目击政界现实,就不忍心作这种压迫人民的官吏,写下了他的名作《封丘县》 :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世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野中, 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抽打黎庶令人悲。回来向家问老婆,全家尽笑今这样。惹祸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想旧山何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回去来。
他不肯拜迎长官,不可以忍耐小官吏的那种羁束和卑辱的生活,是受了嵇康、
陶潜思想的影响。 不肯意抽打黎庶, 不作统治阶级直接压迫盘剥人民的帮凶, 则是他从亲身体验中产生的可贵的思想。 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他和人民有着思想感情上的联系。他的《同颜少府旅宦秋中》诗说:不是鬼神无正直,素来州县有瑕
疵。也是对州县官吏生活感觉痛心的肺腑之言。可是,他在《过卢明府有赠》等诗中,对照较爱惜人民的州县官吏也有衷心的赞叹。
高适在梁宋期间,固然生活贫穷,作风却特别豪侠浪漫。他的名篇《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 等都充满豪士侠客的肝胆意气。 就是赠别朋友的一些诗也写得豪放动人。如《别韦从军》 :丈夫不作子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又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音,天下谁人不识君这种诗,和他的边塞诗同样,也为当时和后辈人所传诵。
安史乱后,他官位日高,好诗渐少。可是象《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人日寄杜二拾遗》等篇,仍旧保持着先期的诗风。
总的来说,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厚浑厚,笔势豪健。
殷番《河岳英魂集》说他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杜甫说他
的诗方驾曹刘不啻过, 并且赞叹他的诗才如骅骝开道路, 鹰隼出风尘。 这都很切
合他的诗风。
岑参
岑参 (715770) ,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败。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此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从军。天宝
3
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
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
在边塞共六年。 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边塞苦,岂为老婆谋。
(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 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境。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 ( 《北庭西郊候封医生受降回军献上》 ) 能够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很有壮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介绍任右补阙,此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此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宽泛, 除一般叹息出身、 赠答朋友的诗外, 他出塞从前曾写了许多山川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存心境奇特的特点。象殷番《河岳英魂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若有人 ( 《深秋山行》 )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
桑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 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 ( 《美陂行》 ) ,所谓好奇,就是喜好奇特事物。
自出塞此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 喜好奇特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旧相当强盛。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 《北庭西郊候封医生受降回军献上》 一诗就以前描绘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医生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战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场面向来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局势下产生的。
《走马川行赠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优异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子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