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课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KWL表」连结文本与学生的阅历、学问。
。
。
,参加争论,提
(针对上述文章的组织形态自问自答)
小学语文课五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无愧色”等词语意思。
2、简要概括文章叙述的三件事,并了解文章的构造特点。
3、结合详细事例学习,理解“与人便利,与己便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体会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享受”,理解“享受”的含义。
2、板书课题:23、享受心安理得(读课题)
3、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师:心安理得是一种坦然的感觉,人们不必自责和惭愧,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词。
媒体出示:毫无愧色
5、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人们怎样才能享受毫无愧色地心安理得呢?课文最终一节直接告知了我们。
媒体出示最终一节:
人们常说“与人便利,与己便利”,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指导多音字“着”。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怎么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1)板书: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2)请大家用上“只要……才……”“假如……就……”这些关联词,说说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指名说
(3)引读: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假如做到了——,你就能——。
(4)小结:这就是在这篇文章中要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3、练习概括三件事。
(1)是怎样感悟到这一道理的呢?课文写了人们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三件事。请同桌相互沟通,用简要的话概括三件事。
(2)学生发言,教师评议
板书:老夫妇邻居邻里
前房客“我”
“我”后游客
(3)随机指导“逾,旬”的字义和“年逾八旬”词语理解。
(4)随机指导学生用“生活用品”来概括。
(5)小结内容,引读三件事:
几年前,文中的我在欧洲学录下来。有一回,我路过法国东南部的爱归里小镇,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动人的场景——。
一年暑假,我住进学生公寓,正逢超市关门,买不到一点吃的东西,这时我发觉——。我亲身感受到这种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理念,以后,也学前房客留下多余的生活用品给以后的房客。
在阿尔卑斯山上,——,并身体力行,很自然的为别人着想,——。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们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1)默读课文1,2小节,划划相关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妇和邻居邻里是在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
(2)媒体出示第1,2小节,沟通。
(3)引读:这个小镇上的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在为对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早晨——。而每天路过老夫妇花园的人都会——,平日里——,周末的时候——
追问:平日里,邻居邻里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4)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他们双方是怎样为对方着想呢?(强调“随时” )
(5)说话训练,感受“为别人付出”。
①(师:假如以邻居邻里约翰为例,想像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怎样为